2024 年 11 月 05 日
› 首頁 ›
主題網摘分類:部落之聲
「這裡蒐集各種濫用原民文化元素聲稱交流的狗屁倒灶照片影片和事件,歡迎大家提供。」原來,這是原住民青年針對各式各樣誤用、濫用原住民族文化的事件所做出的回應之一。許多大學生身著不符文化規範甚至難以辨識的四不像服飾,唱跳著與真實文化嚴重脫節的音樂及舞蹈進行國際交流…大家眼中沒甚麼大不了的「表演」其實是…
|
原住民青年陣線強調,政府僅以福利政策來給予原住民個人補助,甚至是零星的補助來敷衍了事。他們呼籲政府向原住民族道歉之外,儘速落實《原住民族基本法》,以保障現階段原住民族自然主權、文化權、土地權、教育權等權益。此外,政府須以「族群共生」作為立國前提,與原住民族共同擬訂原生性憲法。
|
一位泰雅族媽媽劉蘭妹突然接到來自台北監獄的電話,說自己因為竊盜而受刑中的兒子林偉孝在戒護中失去意識,送醫不致死亡。但就當家屬趕緊北上調監視器後,卻發現自己的兒子是手腳被緊銬在走道而非房間的鐵欄杆上,被其他服刑人在身後猛踹,直到不再掙扎,獄方都沒有制止。劉媽媽懷疑兒子當時就已經斷氣,而非「送醫不治」…
|
十多年前,達仁鄉南田村開始面臨成為低階核廢料貯存候選場址之一的危機。位在台東縣最南端,南田村的確人煙稀少,三大家族的祖靈屋也只剩下一間還有使用跡象。小小的部落又遭寬大筆直的公路一分為二,由於台26線停建,這條看似康莊的大道,盡頭卻是無路可走,彷彿正在描述南田村因核廢料而捲起的一連串改變…
|
許常惠是李泰祥的老師。李泰祥念音樂系時,有一日,許常惠瞧見李泰祥臉色蒼白,問他是不是生病了?李泰祥說,好幾日沒吃飽飯,沒錢。許常惠便說,他家的巷口有個麵攤,如果李泰祥沒飯吃,就去那裡吃麵,掛許常惠老師的帳。
…過了幾天,許常惠在學校辦公室,有人敲門。打開門,站著李泰祥,李泰祥的父母站在後面…
|
「nga'ay ho(你好)!阿媽!」部落青年古將‧米茲固、硯誠一路與族人打招呼,帶領著一行十來位遊客,漫步在他們從小生長的部落巷弄之間,介紹著部落生活。這些故事,旅遊書上不會有,外地來的導遊也無從知道,只有部落的人能分享、願意分享。
為了12月「阿米斯音樂節」的夢想,都蘭部落正在展開……
|
先生在部落做木雕工作,老婆則在部落種植南瓜並且拿到外面販售。
嘉蘭頭目夫妻兩人靠著木雕工作的興趣,在風災後回到部落。而回到部落後頭目也表示,想要從自身為部落頭目的態度做起,提供部落年輕人回鄉學習的一個機會,如果這個計畫可行的話,也可以建立年輕人回鄉工作的信心!
|
許多蘭嶼部落因為核廢料回饋金、儲存場工作機會等問題,在族人間製造不少矛盾,也讓「反核廢」在部落間,成為許多人不願主動談起的話題。「但是」,林詩嵐說,「『土地永續』是許多達悟長輩傳承給年輕人的概念,不能為了眼前的物質利益讓步」,所以他選擇出面抗爭,希望政府能將祖先留下的淨土歸還給族人。
|
這麼多年來,政見發表只能這樣做,下一次一定要改變!可不可以更多場到部落?不同的辯論方式,或是更多電視的辯論方式,不要再作這種無聊的節目。
…如果原住民族傳統領域的問題沒有解決的話,台灣永遠不會是一個文明的國家……台灣有很多政黨都非常愛台灣,沒有一個政黨喜歡原住民,特別是談到土地問題的時候……
|
2002年,台電承諾遷走蘭嶼核廢料,一拖十年,到現今再也遷不走的是幅射外洩的污染危機。
從1982年,開始放入第一桶核廢料,到1996年封場,蘭嶼貯存場地底埋藏97000多桶核廢料,蘭嶼成為一個核廢之島。
蘭嶼居民開始不斷反對核廢,起初只是少數抗爭,到1991年島上的「驅逐惡靈」行動…
|
從核廢料到百年大船,以及原住民求學、工作的社會壓迫,近年在社會制度上因為原住民運動的興起有些許改進,但在文化上,一種抽象的氛圍內,原住民遭受的是一種社會大眾無感的刺痛與蹂躪。綠黨反核,不只是反對核能而已,而是反對一種踐踏他人(與萬物)的生活方式,唯有深刻的自省,才能朝向一種彼此學習與尊重……
|
在為Sra而跳的活動中,展現部落年輕世代的決心,可以發現在上一代錯綜的人際、家族網絡中,許多事無力公開反抗,但是對於年輕世代,已經不願再等待,在永無至盡的依法行政、私下溝通的模式中,一塊塊土地被侵奪,一處處生態被破壞。
於是,部落青年會形成一股新勢力,他們影響上一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