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 年 05 月 31 日
› 首頁 ›
主題網摘分類:部落之聲
多納黑米祭,其實很像一場大型的祭典表演秀,一些古老祭典的場景與元素,加上現今華麗服飾與器具,在頭目如導戲般的說戲控場,穿插風趣鬥嘴雙簧,整個部落共同演出一場歡喜祭典。
祭典有些失落,活動讓人肯定。
|
在以往路不通的時候,秀姑巒溪可以說是奇美部落的冰箱,魚就是奇美部落族人最重要的蛋白質來源。所以奇美的阿美族人發展出許多傳統的捕魚法,魚這種食物對於阿美族來說,也是有很特別的意義的。不管是婚喪喜慶、房屋落成、各種大小事,第二天都一定還要巴格浪(Pakelang)。
|
過去,因原住民族對傳統習慣及自然資源權利的認知,與其他民族、政府機關甚至執法人員間存有明顯落差,以至於原住民同胞一再因而誤蹈法網 。雖然,法院常因情可憫恕而網開一面,予以宣告緩刑或輕判並准予易科罰金 ,但其間,仍頗有探討的空間,值得我們深思。
|
「Laniahu,bun-bun(布農語:香蕉)怎麼拼?」Cina Maidal一邊縫著十字繡一邊問著Laniahu。「b-u-n-b-u-n」Maidal嘴裡重複念著拼音,立刻停下手邊的工作在白板上拼寫出單字,這樣的場景在南沙魯經常上演,為的是─「在自己的土地說自己的話。」
|
茂林村一共五次的遷村,每一次的遷村象徵著文化內在的轉變。然而,在最後一次的遷村中(從美雅谷遷移至茂林村現址),似乎儼然變成耆老們一致認同的在時空與空間的文化切割點。當然此種切割點屬於內在認同的文化轉變。
相對於現今茂林部落所發展出來的文化,確實有許多在文化意義上的差異……
|
台東美麗灣飯店,在人力銀行公佈徵人消息
台東縣長黃健庭聲稱要在農曆年讓飯店營運!
除了部落與開發單位(台東縣政府及飯店)正進行的法律訴訟,
別忘了,人民是有力量的!!
只要你是有良心的公民
就一起用行動告訴美麗灣飯店及台東縣政府:
我發誓,絕對不住美麗灣!!
|
高雄縣市合併,旗山與美濃的居民為了爭奪其「區」的名稱,雙方各自表述其理由並堅定其立場。不論是誰當選,原鄉地區(那瑪夏、桃源鄉、茂林鄉)終究會被併為旗山區或美濃區體制下的一個小民族。
政府似乎只把「優惠殖民政策」當做其對原住民族最佳的德政,卻忽略了原住民族的問題並非僅止於「補助」……
|
今(2010)年2月正逢農曆過年時,一個台東縣金峰鄉排灣族的長輩,在山上的工寮旁夾到一隻山羌(陷阱是設在芋頭旁,為山豬準備的),發現時山羌已經死亡,於是如同以往處理這份「禮物」,把毫毛燒除後,將腳也剁掉,為避免騎機車載運山路時掉落而刻意綑綁得稍微緊些,這一個農曆過年也許能過得稍好一點......
|
2010年10月22日,離開莫拉克風災第438天,於每年農曆九月十五日舉辦的小林夜祭,於即將完工的五里埔永久屋旁的臨時公廨登場。
雖然天公不作美,另一個威力追平莫拉克的強颱梅姬在肆虐蘇澳地區之後,直撲南台灣而來,小林夜祭也被迫縮短儀式流程……高低層疊的吟唱中,有人忍不住大聲號哭,不能自己……
|
「實際居住」的定義在哪裡?部落裡其他戶口沒有住在山上,卻核配到「永久屋」,內心的無奈備感沉重。
我們怎麼知道政府在規定什麼東西?
顏秀美家是吉露部落第一個蓋國民住宅的住戶,可是卻沒有核配到永久屋。顏秀美說:「我們家是吉露村第一個蓋國民住宅,繳了二十幾年稅,跟我的女兒一樣大。」
|
bulaubulau的泰雅語是隨處走走之處。可別誤會當地族人真的只來這裡隨處走走,因為不老部落並非傳統聚落,而是六年前……一群人共同創造的新部落。
沒有政府資源的支持,反而讓他們更團結……七戶人家有三戶回到部落定居,一些人回來工作,領很低的薪水,重新學習跟土地一起生活。
|
北市文化局97年公告北投凱達格蘭北投社(保德宮、番仔厝、番仔溝及老長教會北投教堂)為文化景觀,但因保德宮位於十信工商私有地,13日慘遭拆除。文化局卻僅承認「神像、祭具是文化景觀」,民眾痛罵:「根本把神當垃圾!」
北投為平埔族凱達格蘭族居住社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