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媒體與政府聯手侵犯人權(上)

  *樂生療養院藍彩雲阿姨2008年12月3日清晨在貞德舍前/攝影/關魚

投身媒體改革這些年,有四個女性的身影或面容,深深刻印在我腦海裡,不時警惕著我,該把「阻止政府與媒體聯手侵害人權」當成終身志業。

她們是:白曉燕、邵曉鈴、王建民的阿嬤、樂生療養院的藍阿姨。

商業與政治利益,凌駕在人權與道義之上

1997年我開始當記者的第七個月,就遇到白冰冰的女兒白曉燕遭綁票案。依照國際新聞界的自律慣例,「會危及人質安全」的綁票報導是不該也不能提早刊登的,當年卻在《中華日報》和《大成報》的偷跑下,讓本案提早曝光。刑事警察局局長不得已公開請媒體全面協尋白曉燕下落,一場新聞追逐惡戰隨即在各家媒體的競爭下越演越烈,讓還是菜鳥記者的我親眼目睹與親身感受,多數媒體為了「閱報率」和「收視率」,踐踏人權也在所不惜的醜態。

由於多數新聞媒體天天把白曉燕案當頭條新聞刊登與播出,自然成為立法院質詢問政的焦點,加上白案之前才剛發生桃園縣長劉邦友官邸八死一傷血案彭婉如命案,社會普遍存在「治安敗壞的恐懼」,為此焦頭爛額的行政院長、內政部長和警察署長,也很自然指揮警政系統傾全國之力去抓三個綁票犯。

我因此清楚看見,在媒體與政府的聯手下,「明星被害人」和「一般被害人」受到的待遇會如何天差地遠,也在調查資料時發現,能夠普遍提供犯罪被害人保障的保護法草案,原來已經躺在立法院好多年。

當記者滿六年之際,我決定獨力發行「關於媒體改革電子報」,回想當初看見中國時報頭版刊登白曉燕屍體照片的憤怒與痛心,我將發刊詞定名為「是誰給你們踐踏別人屍體的權力」,開宗明義指出:「任何一個媒體報導,都不能用『新聞自由』和保障人民『知的權利』為藉口,去侵害被報導者和相關者的人權。

文中也以大園空難為例,提醒「各種災難的現場都必須動員就近的警力立刻封鎖,以免不相干的閒雜人等闖入影響搜救」,希望公權力能確實執行救災的準則,不要放任「難以自律的商營新聞媒體」影響救災。

 

*抵制濫媒,還我人權網路串連貼紙/設計/關魚

新聞媒體全面蘋果化,侵害人權層出不窮

2003年壹傳媒旗下的蘋果日報開始在台灣發行,出乎「傳統三大報」預估的意料之外,一年內就將台灣報紙市場重新洗牌,該報「不惜炒作屍體與裸體,標題越聳動越有人看」的商業至上作風,讓倍感威脅的三大報隨之起舞,電視台也把蘋果日報奉為「跟著報導就對了」的重要新聞來源,終於讓台灣商業新聞媒體呈現全面蘋果化,導致侵害人權的報導出現頻率越來越高。

在我記者生涯屆滿十年後不久,蘋果日報頭版刊出胡志強妻子邵曉鈴車禍重傷,衣衫不整、痛苦不堪的送醫照片,我在火車上目睹一個小學生問看報紙的媽媽:「這是男生嗎?」而媽媽除了回答照片主角是誰,並未針對那張「侵犯人權的照片」向兒子作必要的解釋。

對此事耿耿於懷的我,忍不住寫出「媒體慢性殺人,下個輪到你?」公開批判「媒體將別人的悲劇變成一種堂而皇之的商業消費」現象,並深深質疑自己,是否已被各媒體層出不窮的侵害人權照片和畫面,「訓練到麻痺」?於是進一步發起「抵抗爛媒,還我人權」網路串連運動,著手抵制「在惡質新聞版面或時段刊登廣告的商品」,希望能夠切斷一些支持爛新聞存活的財源。

我在部落格的補充回應裡強調:「本波抵制行動,不只是針對蘋果日報,而是針對我所見到『嚴重侵害人權』的新聞報導,各主要媒體的廣告商,未來都有可能成為我抵制的對象,包括個人服務的媒體在內。在歷經這麼多侵害人權的報導事件後,對記者當滿十年的我而言,『尊重人權』,已經是個『寧可被開除,也不能再妥協』的新聞信念。」

 *2007年8月22日「挺建民,嗆TV」行動

與華視倉促合併,公視新聞品質也淪陷

2006年7月,在年初立法院三讀通過《無線電視事業公股處理條例》下,行政院著手將華視與公視合併為「公廣集團」,一項表面上看起來很理想的政策,卻因執行缺乏「種種實質面的細緻考量」,讓公視新聞部在搬到華視後吃足「寄人籬下」的苦頭,而部分在商業體系下製作的華視新聞,變成「公廣集團」共播,使得原本最能、最該做到「社會公器」的公視,也出現侵犯人權新聞的惡例。

2006年11月王建民帶著19勝的「美國大聯盟年度勝投王」榮銜凱旋歸台,眾家媒體用攝影機、麥克風和照相機重重包圍王建民的老家,加上想目睹王建民風采的球迷、想藉機收集現場影像賺錢的商人,出入王家的巷子被擠得水洩不通。拒看商業新聞台已久的我,當晚轉到公視新聞想瞭解王建民回台相關消息,就看見想去探望孫子卻被人海阻絕的老阿嬤,立刻被攝影機團團圍住,各家電視台麥克風伸到阿嬤面前,此起彼落問著:「王建民回家,你感想怎樣?」

完全不習慣台灣惡質媒體採訪慣例的老阿嬤,慌得不知如何是好,用雙手摀著臉求記者們不要拍她。那一台台對準王建民阿媽拍攝的攝影機,宛如大砲轟擊著老人家,而其中一台,竟然也有用我交給政府的納稅錢,再轉贈給公廣集團作為經費運作、並無商業廣告的「公視」!

眼見台灣新聞日漸淪為「群魔亂舞」的侵害人權大本營,而掌握媒體報導方向的高層們,面對外界排山倒海的批評,總是以「維護人民知的權利」、「新聞自由」當作擋箭牌,坦行媒體集團暴力之實,屢次不痛不癢地繳交少許罰款,就依然故我地侵犯受訪者人權或製造如腳尾飯般的假新聞,促使我在2007年元旦許下「建立尊重人權的新媒體平台」心願,花兩個月奔走籌備,終在二二八事件滿一甲子當天,催生出「台灣好生活電子報」。

 *樂生療養院藍彩雲阿姨、李添培會長(左),樂青到衛生署前抗議(右)/攝影/關魚

公權欺壓弱勢,樂生院民數度受難

然而辭去主流報社職務、為不支薪的志業賣力連續衝刺幾個月後,我就面臨身心俱疲與財務焦慮的雙重煎熬,只有讓好生活報從2007年秋季暫時休刊,直到2008年9月才以「昨日當我不再是記者」向關心本報的朋友和讀者們致歉,同時宣布計畫復刊的消息。

在籌備復刊的過程中,遭逢台北縣政府與桃園縣政府公告將強制拆遷「樂生療養院」多間歷史悠久的樓舍事件。1929年日治時代為了方便管理俗稱痲瘋病的漢生病患,統治者建置樂生院作為強制收容全台漢生病患的隔離院區,到國民政府時代仍繼續執行。這些院民被錯誤的隔離政策與國家命令,剝奪許多被視為「正常生活」的基本人權,歷經七十多年,當樂生院成為全球僅存的三座漢生病患隔離機構遺跡之一,政府卻以興建新莊捷運機廠為由,企圖把眾多院民安身立命超過半世紀的家園強制拆除。

為此,台灣好生活報在創刊第二期報導「愛護樂生,請讓眾生都快樂共存」、第四期刊登「樂生捷運可雙贏,上百團體大遊行」,希望讓還不了解樂生人權議題的讀者們,在有限的篇幅裡掌握「公權欺壓弱勢」的來龍去脈。遺憾地是,上百個民間組織共同發起的415樂生大遊行,只是減緩了樂生院舍被拆遷的速度,終究抵擋不住惡霸的公權。

2008年12月3日,大批警力持警棍護衛捷運工程人員,把手無寸鐵的樂生院民和聲援青年團團圍住,因藍彩雲阿姨緊鎖在她一輩子的老家貞德舍不肯離開,警察就祭出電鋸破開大門,宛如對付惡盜般,將一向溫柔而堅定的藍阿姨硬逼出來。當藍阿姨的代步車一出家門,前來採訪的主流媒體蜂擁而上,藍阿姨只有用閩南語哭訴:「我一輩子沒偷沒搶,為什麼警察要像抓強盜一樣對待我?」

  *20081203 樂生拆遷事件,藍彩雲阿姨脫鞋抬腿向警察抗議/攝影/關魚
 
力量微薄的抗爭,乃弱勢僅有的武器
 
事隔將近五百天,當日電鋸破門的淒厲聲音、藍阿姨被無理公權逼出家門的悲苦神情,以及樂生青年要陪伴如廁卻被警察禁止時,她把截去腳掌的腿抬給警察看的震撼畫面,在我腦海依然清晰無比,更像把利劍一樣插在我心口,每回想起來就是一陣揪緊的痛楚,提醒自己在「抵抗國家濫權」方面的努力還不夠。
 
曾有位署名「偉」的網友在聲援樂生的網頁說:「不管甚麼遊行或是甚麼訴求,只要打擾到一般正常人的生活,我都覺得是不好的。」讓我感慨地寫出以下回應:
 
十多年來我以新聞工作者身份觀察台灣,實際看到「一般正常人的生活」對很多弱勢而言,是很遠很遠的奢求,當公權力連弱勢人民最基本的生活水準都不能保障,他們除了自己的嘴巴和身體、除了悲慘的遭遇引發學生同理心予以聲援外,還能用什麼對抗霸權的政府?

就以樂生為例,國家用監禁剝奪他們跟父母兄弟姊妹團聚的歲月,當他們終於用幾十年的人生光陰,習慣了長期隔離但可以安身立命的家,政府再度用捷運交通和地方經濟的角度去剝奪這個家園,請問,身為所謂一般正常人的我們,憑什麼認為他們的抗爭手段,是打擾到我們的生活?

很真心話地跟「偉」說,個人認為我一點也沒有資格認為他們打擾了我們,我只覺得過去我不夠關心,是非常對不起他們。
 
  *樂生療養院一景(左),歐陽柏燕寫給樂生院民的詩(右)/攝影/關魚
 
集結涓滴力量,貫穿濫權體制之牆 
 
就個人過去所受的民主憲政教育,有個觀念是:「所謂少數服從多數,應該建立在多數尊重少數的前提下」,因為多數並不一定就是對的,尤其很多時候,社會最弱勢、最邊緣卻最需要幫助的人,往往是少數中的少數。如果你肯仔細審視過去幾年發生的政府濫權事件,就能發現無論中央或地方、不管執政者是藍或綠,對弱勢的欺壓並無二致。
 
多年來台灣因為領導階層的傲慢、民主與實質公民教育的貧乏,一直未能將「多數尊重少數」的基本精神,普遍根植在號稱民主國家的台灣人民身上;沈默的大多數,及只懂得喊「少數服從多數」的順民,一再造成「少數弱勢必須犧牲,無條件服從少數政客」的殘忍現實。而原本該監督政府保障人民的媒體,因為編輯高層對「建設性新聞沒人看」的嚴重偏見,及接受政府置入性行銷,自甘大幅棄守監督政府的「議題設定權」,即使有理想的記者們想深入調查採訪、撰寫捍衛人權的報導,媒體高層不給時間和版面、甚至亂指揮你的路線,記者除了辭職抵抗,幾乎一點辦法也沒有。
 
當媒體與政府以「欠缺責任感的強大權力」聯手侵犯人民生存的基本權益,我們到底能怎麼辦?
 
從新聞工作者的角度,如同前輩何榮幸為《目擊者雜誌》寫的紀念文:留在新聞界的人沒有悲觀權利!所言,有志改革社會與媒體的人,得讓自己具備「把記者本職做到好的決心和毅力」,我們必須扮演好「關注公共和弱勢議題」的橋樑角色,讓廣大的閱聽民眾能串連集結成一股「有效監督政府公權和媒體濫權」的力量。
 
「希望是本無所謂有,無所謂無的。這正如地上的路;其實地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變成了路。」魯迅在小說故鄉寫的名言,與本報在復刊聲明裡引用村上春樹的「雞蛋與實牆」講詞,精神是相通的。改革的希望,一向握在我們自己的手上;前進的力量,一直存在我們自己的腳下。
 
台灣好生活電子報總編輯關魚,2010/3/29
 
 
【相關閱讀】
 
 
 
 
分享本篇文章:

回應

aboutfish's 的頭像

記者這種生物,要活得好、做得好,有很多基本條件。除了本身條件(對議題的理解掌握和反應速度夠快、寫作能力和報導魅力夠強、耐挫力和抗壓力超強),你還需要有非常好的機緣(遇到願意給你大幅空間發揮的媒體長官、沒有太多經濟和家庭負擔、不太會抱怨你把太多時間留給工作的家人伴侶等等)。

可是即使有我上述說的那些條件,如果沒有「把記者本職做到好的決心和毅力」,還是不夠的,甚至有好條件但用錯方向,對社會殺傷力更大。這也是我當初在【記者,你給我記著!】主要想強調的。

包括公視在內,目前台灣主要媒體,都有不夠理想的地方,而這些不夠理想的媒體,包括蘋果日報及被大家罵得很慘的新聞電視台,都還存有一些懷著決心和毅力「想把記者本職做到好」的記者(乃至我敬重的前輩與同業),在體制內持續為抵抗不理想的大環境、寫出有正面影響力的新聞打拼著。無論是留在體制內對抗或身在體制外反擊,都是台灣當前媒體改革需要的力量。如果你還在閱讀或收看主流媒體的報導,懇請在看到「建設性的好報導」時,不吝給這些努力抵抗大環境的記者們一點必要的鼓勵,最好能透過打電話或按推薦的方式,讓主流媒體高層知道「建設性的報導」也很有閱報率或收視率。

沈淪的台灣媒體絕對無法只靠新聞工作者改革,它真的需要有公民意識的閱聽大眾,伸出每一雙手來拉。

所謂『知的權利』和『言論自由』的觀念常常都被濫用。關於與我們切身相關的公共議題應有權利知道詳細內容卻很少人真正關心;而不知道八卦和醜聞並不會對生活造成不良影響反而關心的人不少。而當一個人享有任何一種自由時,就該有相對的責任自律,而非無限上綱的擴展自己的自由,尤其是你的自由可能侵害他人的權益時。

aboutfish's 的頭像

taiwanese:

之前看到草莓圖騰在噗浪做問卷調查:「告訴我,你覺得什麼很恐怖?」我的答案便是:「有權無責的東西都很恐怖。最大的兩個範例是:公權力和主流媒體。」你精簡的留言指出的論點,即是台灣媒體最嚴重的結構問題之一,我也會在此篇總編手記的下集做更進一步的闡述。

謝謝你的回應,下次再來勞請給一個可供辨識的 ID ,比較有對話的感覺。

關魚 您好!最近我一直在尋找有無給予媒體觀眾一個清淨聲音的管道。後來發現了貴站。我想要將此篇文章轉載到我的部落格(會載明出處),替貴站多加宣傳,讓大家知道不一樣的聲音與媒體報導後面的事實。
這塊土地需要更多清澈的聲音。
期待您的回應:)

aboutfish's 的頭像

Allen:

因我的文章有很多超連結、圖片也不少(下集還會有個很大的網摘整理表格),為了讓讀者能完整閱讀,並讓原作者能夠知道大家對這篇的疑惑、想法與建議,還請用標題連結、網摘、引用等方式,將本報的專題報導或總編手記推薦給你的親朋好友知道,而不要全文轉載、轉貼,請參考 Jas9 發起的網摘、引用、連結,不轉載

無論如何,還是謝謝你幫忙宣傳本報。

非常感謝!我已經將本文先引用第一段,其餘請讀者到貴站觀賞。:)
[推薦] 當媒體與政府聯手侵犯人權(上)

當記者23年的我,看了之後頗有感觸。

這圈內並不是沒有好記者,誠如您提及的白曉燕命案,根據我當時的資訊,其實很多記者早就都知道了,但基於人質安全,這個新聞我們整整封鎖了七天,當SNG車開到現場時,平面媒體的記者衝到SNG車前面差點打群架,所以,白冰冰一直很感謝保密了七天的一些老記者,但對於SNG車追逐她去繳贖金的事情始終無法原諒。

將心比心,換做是我,我也無法原諒等於是間接害死白曉燕的媒體兇手。

但,要在這個圈子當一個好記者有多難?我想多數的記者都知道............,我也認為,多數的記者也希望自己可以當一個「好記者」,但是眼見男記者被打、女記者被告,除了來自黑白兩道的壓力之外,令人狐疑的「記者意外身亡」事件也不是沒有發生過....,所以在台灣當一個好記者,必須要有豁出去、不想活了的準備,還要有過人的毅力、體力(跑法院),才能堅持的下去。

我是記者,但我也是全台灣為一一個被冠上「治平掃黑」的記者,我也是全台灣非壹傳媒體系,但官司打的最多的記者,我早已經不怕死,因為在我被違法連續偵訊24個小時、與外界隔絕的過程裡,我的名字已經上遍所有的媒體,檢調單位廣發新聞稿給各大媒體記者,記者也就照著抄。

在我兩年八個月打官司,一路終於打到二審定讞獲判無罪的漫長時間裡,我失去了一切,包括家庭、孩子與所有的錢財,連我僅有的信譽都岌岌可危,當時,我甚至失去了求生的意念。我很清楚我得罪了誰,揭發弊案得到的下場,是一個可能在暗處殞落的「好記者」,這個代價有幾人能夠賭?有幾個記者能堅持?

我算是例外吧?!所幸長久以來打下的信譽基礎還不錯,幾位企業大老都表達支持我的態度,新聞同業鼓勵我:妳不重出江湖,啟非讓壞人更加囂張?瞧,新聞借的寒蟬效應仍在持續中,那個爛人的股票飆漲到快逼近300元了,結果是沒有記者敢寫他,因為大家看到妳的下場...。

想想,我已經沒有可以失去的了!除了這一條命.............

我重出江湖,默默忍受許多後進新記者用異樣或驚恐的眼光看我,甚至在我背後議論紛紛,是,我一度被冠上「黑道記者」的名稱,而寫這一篇文章的記者,卻是我一手提拔的新聞同業,感慨無濟於事,我學會讓時間去證明一切,慢慢地,我終於再度被同業接受、認同。

到現在,我還是一樣。只是我更清楚了,要寫出正確的新聞,要能夠揭露弊案,自己的專業一定要夠強,所以一有空我就把六法全書當作床前書來看,把證券交易法、公司法當作字典隨侍在側,我的命,是老天爺重新還給我的,祂不讓我死,後面的日子我都當作是撿到的!

好記者不容易當,但,只要豁出去了,其實也不是那麼難當。

補充說明:

我也脫離了上面有老闆的媒體生涯,現在我就是老闆,也是伙計。但我依舊喜歡當記者,所以我帶著一群老記者成立了網路媒體。

我告訴我們家的記者:只要有憑有據,只要是真實的,你們大膽的寫,我不怕挨告!

曾經,揭發一個弊案,那家上市公司的老闆找了黑道,說要把我「先姦後殺」;我笑了,很好,這總比「先殺後姦」好一點..............。

還有人憂心的警告我,聽說有人買槍手要我的命,那一陣子同業都不讓我坐靠近窗戶的位置。我也笑了:聽說自殺有罪,被殺應該沒事吧?老天爺就不會怪我軟弱了吧?!拜託,拜託那個槍手瞄準一點!

好記者的命運,只能交給老天爺去決定。

aboutfish's 的頭像

taiwanese的電電:

歡迎資深前輩大駕光臨,留了兩則令我也感觸良多的留言,恕我因採訪路線不同且孤陋寡聞,無法從上面兩則留言判讀出你的大名,又不知要怎麼稱呼,只好照著你第二則留言的ID來寫了。

2007年好生活報創刊前夕,曾聽聞有一家集結資深記者的網路媒體剛成立,不知是否即為前輩創刊的那家呢?後來因為忙於創刊又換過電腦,遺落了當初的連結,如果前輩不嫌棄再造訪好生活報,下次來請務必留個貴媒體的連結,也好讓更多讀者一起認識。

在台灣要當好一個記者不容易,要遇到一個好上司更不容易。我算是非常幸運,在主流媒體所遇到的主要挫折並非來自初階上司、採訪對象或同業競爭,而是「形勢比人強」、「建設性新聞版面難拼過話題性新聞」、「自己堅守崗位但同業侵害人權新聞仍屢見不鮮」的大環境。在「取之於狗屎運,用之於社會」的獨家專訪述說了我脫離主流媒體到創刊的心路歷程,在「台灣女記者的秘辛(增修版)」則大致介紹了女記者在台灣新聞圈裡容易遇到的困境。

由於自己沒碰過黑白兩道的人身安全威脅,並沒有把前輩說的狀況寫進去,不過我相信,勇於揭發「強權弊案」的記者,確實就像你講的,真要有把命豁出去的覺悟。然而近年來的各家主流媒體都有自己廣告收入來源的顧忌,勇於揭發政府或財團或某些大廣告業主的弊案,尤其是政商勾結下導致的各種公害,不管在版面顯著度或持續報導的強度方面,都比剛解嚴後的那十年低很多了。這個結構性的問題不出在記者本身,而出在商營媒體容易「只顧小利不顧公益」的本質,缺乏「敢擔當的編輯台」,記者再有guts 都沒用。現今揭發公害和弊案的工作,往往得靠獨立媒體、公民記者或廣大網友來進行,其來有自。

你說「現在我就是老闆,也是伙計。但我依舊喜歡當記者……」呵呵,跟我的狀態一樣耶,我們因為不想受老闆和大環境控制,所以用「校長兼撞鐘」的模式自己創造新環境,如同我在回應小魚時引述新聞英雄的漫畫對白:……我和那些人不同,待在公司裡只曉得從自己的立場思考事情。……他們不是新聞記者,可是我們一輩子都是新聞記者!

雖然記者這一行的尊嚴,只有靠記者自己的表現去爭取,但在記者獨力難以回天的結構問題和大環境方面,我但願跟更多有志於此的朋友一起努力,直到台灣未來閱聽新聞媒體的大眾市場,成長到支持多元獨立媒體繁榮共存的地步,讓更多「顧及公共利益的報導人和記者」,能在沒有經濟後顧之憂的環境裡持續做出各種深度報導,有效協助「形塑台灣美好的公民社會」。

呵呵,太不敢當了,這年頭媒體普遍的嗜血,「兩體」霸佔絕大多數的版面(屍體與肉體),有時候即便記者想要努力揭弊,但誠如你所言,很多的新聞送去編輯台之後就沒了下文,因為媒體本身有經營上的考量,其中絕大多數是來自廣告提供者的施壓。所以,我的媒體網站並不在乎廣告,隨遇而安,為的就是要避免記者承擔一些沒有必要的人情包袱。

我不知道您所提的那個風聲是不是我的網路媒體,但我一直著重在財經方面,我只能在我擅長的財經領域裡發揮自己的理想。也許,正因為「有錢的地方~必定有黑白兩道介入」之故,在財經新聞方面想要寫一些真話,馬上就會得罪意圖從中獲利者,所以想得罪人,跑經濟、證券線最快。

我最後一份工作是在年代,主管一本財經週刊。而後,基於公司政策因素,想要再辦一本不同型態的週刊,但我選擇自立門戶,因為新的週刊容不下原本的記者團隊,我一向負責「帶進也帶出」,因此我們成立了「盛寶網」http://www.sunbocom.com.tw/program.php,有機會也希望您能不吝前來賜教。

好的言論平台,我也非常願意免費提供連結,集小眾的力量,在不同的位置,一起監督我們的政府、主管機關,為弱勢發聲,這也是很好的模式,歡迎到盛寶網來,並來電找一位李小姐,提供連結的相關資料。

甚至,如果您願意,我們可以給您一個專欄,讓您轉貼這裡的文章,我們家是小地方,但讀者都是非常理性與高水平,都會相當樂見我們引進好的伙伴,一起為理想打拼。 共勉之! 電電 敬上

我是個急性子。今天問了同事有沒有接到您的來電?確定沒有後,我又來看看....

我發現這裡稍微有點冷清,好的媒體不多,有良心的記者更少,對於一位這樣志同道合的新聞同業,我有著更多的尊敬與禮遇。

如果不嫌棄我們一天平均到站人數約5500人的寒酸數字,非常歡迎您提供正式的連結授權與廣告樣式,我願意提供免費的廣告與連結。

我不知道您所提的那家傳聞中的媒體是不是我們,但是,時點上是吻合盛寶網創刊的時間。

對於有助於大家接觸光明面、嫉惡如仇的力量,我一向熱情以對;我多次來這裡流連的原因,除了有著戚戚焉的共鳴之外,也想告訴妳~正道不孤!

這條路不好走,但一路上,妳的背後還有我們也在.............. 電電敬上

aboutfish's 的頭像

嗨,電電:

看了你上面那則留言覺得你真是熱心的好可愛,我想我們應該合得來,因為我也是天生急性子耶~XD。

在好生活報主版的討論與回應現階段確實顯得有些冷清,但這是需要慢慢培養(和引誘)的。很多對本報文章和網摘的討論,過去幾個月大多都在推特、臉書和噗浪進行,如果把外圍的討論算進來,其實挺熱烈的喔。至於要怎麼把外圍討論拉進來本報,我會在復刊週年(今年4月28日)提供一個可能還不錯的誘因實驗看看,屆時歡迎再來指教。

我已經大致去看了「盛寶網」(並不是我之前看到的那家網路媒體),也看到附有你本名和照片的專欄囉,我是財經大外行,以前報紙財經版那一落是自動跳過去的,財經電視台也跟我無緣......就是很典型「我不理財,財不理我」的那種。離職幾個月後我才體悟,過去「不理財的習慣」還滿傷的,於是就強迫自己去接觸「原本沒興趣的領域」了。好生活報也是在創刊將近兩年後,因為復刊前夕跟在金融界工作的老友劉言,和財經背景出身目前努力推廣企業責任的推友poiesis打好商量,才敢開了經濟金融單元網摘。

一天平均到站人數約5500人算很多了耶,好生活報過去一個半月 Pageview 將近八萬,除以天數就比貴站少很多囉,不過好生活報從今年二月之後就有相當明顯的梯度成長,三個月後這個數據應該能夠翻倍,企圖「按部就班去提昇本報影響力」的我,天性是很樂觀的~XD。

最後還是要謝謝你的熱心支持。關於我們兩個媒體未來要怎麼合作,將來有機會可以見面談(最近要完成的事情太多,尤其復刊週年在即,在我計畫外的事情還沒法細想)。如果電電不嫌棄又真的很想推薦本報給貴站讀者知道,不妨先在你的專欄介紹一下本報囉~拜謝先。

嗯,我也是這樣想,你們再沒動作,我就打算請我們家小編自己來抓連結與廣告圖片了。

妳也知道,我們這一輩的記者,幾乎都是從報禁還沒開放的「通訊社」時代就入行, 一直都是爬格子、用手寫稿;到了民國84年才開始硬著頭皮開始學習使用電腦打字,那一陣子是所有老記者的陣痛期,平常一小時可以寫2500字的速度,剛換電腦打字時,兩小時打不到五百字,一不小心按錯鍵,所有的心血都白費了,又要重寫....,粉慘的。

換言之,我們就是一群土法煉鋼,藉以適應新聞界生態改變的「老人家」,一般普通的文書處理還可以應付,剩下的就要提高嗓門喊;「救命呀」....

我不太會把這兩個串連...,我請我們家小編看怎樣處理,如果您有去過我的網站,應該可以看到首頁上有一些廣告連結的部分,我想採取的就是那種模式,抓一個你們最具代表性的象徵,清楚介紹貴網站的理想,然後可以讓盛寶網的網友直接一點連結到貴網站,這樣可以嗎?

我知道你們最近可能挺忙的,沒關係,我就先幫你們這樣做了吧?!如果有問題,歡迎隨時打電話告訴我們家的李小姐,你們想要怎樣的改善。 加油! 電電敬上

aboutfish's 的頭像

電電:

一小時用手寫2500字的稿真是驚人的快,可以想見當時轉換期會有多麼適應不良,就像現在叫習慣打字的網路族群去爬格子寫字,也會很不習慣吧(像我就已經不太習慣寫字了,有些採訪筆記差點連自己都看不太懂,淚)。

其實我去年復刊幾個月後就做了幾張台灣好生活報的「網路串連貼紙」(類似個人部落格右欄貼的那個,也類似貴網站串連的流浪動物花園),但一直找不到適當時機發公告就一直拖延至今(當時好像是碰到八八水災)。目前計畫4月28日復刊週年要作點小改版,這些貼紙也得重做,如果你不介意再等一週,屆時就可請你家小編來抓復刊週年公告內附的「推薦台灣好生活報連結貼紙」囉。

若等不及,可直接抓好生活報臉書粉絲專頁左上角的代表圖,再作超連結即可(這樣講貴站小編就會懂了)。感謝支持~

關魚大姐:
「耿耿」於懷。(不是「梗」喔。)

aboutfish's 的頭像

K頭星人:

謝謝提醒,已經改過來了。(還好出書時編輯有抓到這個錯字,只是我一直忘了把網站這邊也改過來)

加油!

媒體亂象是台灣一直存在的問題,在愈來愈多媒體沈淪的同時,我們很擔心原本應該存在的社會價值也一一被踐踏,而消失殆盡。希望在媒體界的有志之士,能夠力挽狂瀾,或者,至少有股清流,讓一般的民眾知道還有媒體是不隨波逐流的。請堅持下去!!

發表新回應

這個欄位的內容會保密,不會公開顯示。
  • 自動將網址與電子郵件位址轉變為連結。
  • 可使用的 HTML 標籤:<a> <em> <strong> <cite> <code> <ul> <ol> <li> <dl> <dt> <dd> <img> <small> <span>
  • 自動斷行和分段。
CAPTCHA
請輸入檢核文字,謝謝!
To prevent automated spam submissions leave this field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