壯 圍

白頭鶴(賀)新春

白頭鶴

今年過年期間,宜蘭來了兩位嬌客,距上次來台灣已經是9年前了,出現在宜蘭更是15年前的事。 兩位嬌客出現,一如往常引起拍鳥、賞鳥、護鳥人士及無數好奇的觀眾的震撼及衝擊 。但讓我真正感動的是,鳥友回憶15年前那段溫馨的小故事。 

分享本篇文章:

穠纖合度的金斑鴴

臺灣會出現的金斑鴴又稱為太平洋金斑鴴,每當冬天就會有大批的渡冬族群出現在全台各地,我曾經看過幾千隻的金斑鴴在宜蘭的上空成群的飛翔,非常的壯觀。金斑鴴是我覺得體型相當勻稱的水鳥,略胖的身軀又不至於失去機動性,再加上他那無辜的眼神,真是可愛極了。他冬天的保護色相當的好,常常乾田之中藏了一大群,必須定睛觀察才會發現。而一到夏季他則會換上黑白金由下到上的三種醒目的顏色,相當的華麗。

分享本篇文章:

靜如處子的白額雁

白額雁由於頭部前方有一塊白色,是他的最大特徵,也因此命名。70公分大小的他,在雁鴨當中體型並不算大,搭配他的身型可說是相當秀氣。臺灣每年都有白額雁渡冬的記錄,特別是宜蘭很容易看到他的蹤跡。這張照片雖然是在水田拍攝的,不過由於水深把他的腳都淹蓋了,所以看起來像是浮在水面一般宛若水中央。

分享本篇文章:

藍天大海間遨翔的燕鷗群

臺灣除了馬祖、澎湖等離島每年夏天有燕鷗繁殖外,本島沿岸的沙洲也有不少的燕鷗繁殖,看著他們在藍天大海之間遨遊是舒暢的,心往往都跟著飄出去了。在這張照片中剛好記錄到紅燕鷗(下)、鳳頭燕鷗(左上,這隻為幼鳥)與蒼燕鷗(右上)一起飛翔,海天一色,搭配白浪席捲,我自己很喜歡這樣的感覺。

分享本篇文章:

不是埃及聖鹮的黑頭白鹮

黑頭白鹮

埃及聖鹮在臺灣屬外來種逸出,已定居繁衍擴散,常見於野外河口。而有一種鳥跟牠長得很像,但在台灣算是稀有的過境鳥,近年在宜蘭有渡冬紀錄,那就是黑頭白鹮。

分享本篇文章:

戴官帽穿官服的天線寶寶

小辮鴴

小辮鴴是臺灣出現的鷸鴴科中,唯一有長辮子的水鳥,其特徵明顯,容易辨識,也因此得名;身上橄欖綠的羽毛在陽光下會泛著出七彩金屬光澤,胸前圍著一塊黑色的大圍兜,臉上有著大花臉般的條紋。
 
小辮鴴為台灣不普遍的冬候鳥,以嘉南平原及蘭陽平原一帶之度冬數量較多。喜歡棲息於海邊或河口的濕地、草原或水田等。常小群或大族群聚集,少單獨出現。覓食時常抬頭警戒,不易接近,喜以軟體動物及昆蟲為食。集體飛行時鼓翼緩慢,排列不規則。鳴聲像幼猫叫,所以台灣鄉土稱小辮鴴為「田猫仔」。

分享本篇文章:

巧遇短耳鴞

短耳鴞

短耳鴞的角羽很小較不明顯,是少數能在白天活動的貓頭鷹之一。棲息於開曠的平原、草澤,在臺灣為不普遍之過境鳥或冬候鳥,出現在海岸附近之草原及農耕地,白天多藏匿於草叢或木麻黃內休息,陰天或黃昏始低空盤旋伺機捕食地上活動的鼠輩、鳥類和昆蟲。
 
2010年2月底在巡水田看過境水鳥時,不小心在路上遇到的。

分享本篇文章:
訂閱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