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年 10 月 04 日
› 首頁 ›
主題網摘分類:農林漁牧
容我仍然帶著一個造夢般的語氣說:如果從土地當中我至少可以吃飽,而同時我可能還可以讀書寫作、繪畫教書,或者從事社區營造、文史工作,甚至是經營網站、設計遊戲,如此,我們不至於從出生就被拔離土地,而青年的生活也才有可能得以完整。如今我們都市生活的消耗已成一個不斷「向未來借貸」的惡性循環……
|
彎腰耕耘是農夫面對作物、天與地的謙卑,十月,時值「寒露」,天氣微涼是稻子黃熟準備收成的季節;黃熟的稻穗彎腰回報農夫的辛勤。
2010彎腰生活節,包含:彎腰小農市集、Bow to Land 音樂會&紀錄片放映、夏耘。農村草根調查青苗發表會、「農業˙土地˙我們共同的未來」系列講座……
|
阿石伯改種有機蓮花的例子,成功保育了台北赤蛙的生長環境,也維護了自身生計,形成了保育與經濟兼顧的局面。……林華慶指出,推動保育的人常沒注意到「人」的問題,激進行動往往只執著於點,但沒有提出解決方案。
對於農友,阿石伯分享轉植有機的經驗,「種有機像一種習慣,習慣了就會一直下去」。
|
江慶洲表示,就在全民聚焦於苗栗大埔事件,其實台中數個後期土地開發單元也是大埔事件的翻版,台中市政府發照給建商,建商利用斷水、強倒廢土等種種惱人手段,讓農地失去水源,於是農地就死了。農民最後不得不放棄,放棄的不只是土地,還有文化內涵和信仰。
土地不是不能開發!而是我們看不下去這種開發手段與方式!
|
文心蘭被陳欽全細心地插在裝滿水的塑膠小管子內……他帶著這些花,送給環評委員,希望她們為農民把關。「空氣、水只要一被污染,我們的花、食物,就都不用吃、不用賣了,到時候,農民怎麼辦?」
但環保署的環評委員與政府官員,沒有回答。
|
「以前傻傻的,種東西就是種東西,就拿去市場給人家收,價格就沒有那麼好。」但在八八水災之後,阿甘姨因為農地流失,損失慘重,因此報名參加職訓課程,開始決定改變路線,往農產加工品的製作前進,一改過去種植農產品予人收購的模式,也聽從老師的指導,一改過去的慣行農法,開始學習有機栽培。
|
八八風災中,劉天福損失將近八百多萬元,在復養的過程,資金的籌措及放養後的成效,都不是很順遂。放養的再度失敗,對於劉天福來說,無疑是雪上加霜。不堪虧損的他,聽到縣政府「養水種電」的說明會後認為,這或許是個可以選擇的方式。……
期望這一次,真的可以靠「日頭」就能夠有得收。
|
交通革命帶來食物國際化及飲食工業化的發達,讓我能在早餐吃到美國的羊油跟丹麥麵包,配上台灣的醬油膏,不過,也正因為全球化的影響,讓『地方性』遭受衝擊。
飲食的獨特地方性若該被維持,該由誰來擔負這個責任呢?
|
甚麼是「向森林學習」?那是一種設計,讓「人們作得越少,收成卻越多」的設計。
水雲老師說到一段很有意思的對話,她說,有個人問他:「你不做防治,玉米螟蟲害怎麼很少?要很早起來抓蟲子?」他簡單說了句「抓蟲是鳥、青蛙和蜻蜓她們的工作,不是人的工作,我的工作是播種與收成」。
|
一盒十五塊的香蕉,真正到了農民手上的金額會有多少?我猜應該是低於五塊吧。在可預期的情況下,世界各國對於自家國內糧食出產均開始進行保護,甚至鼓勵,因為在未來各項自然資源,包括糧食,都可能是引發另一次世界波濤。
而我面前擺了二根,六塊錢,的香蕉……
|
我的老友廖德明,2001年拍紀錄片「那一天我丟了飯碗」記錄中時編輯反裁員抗爭,這幾年定居宜蘭,租地種田,不用農藥、不施肥料,友善耕作,今年種出3500斤好米。
我寫信恭喜他揮汗耕種終於能夠歡呼收割,他的回信卻是「一則以喜,一則以憂」。他說……
|
事實上,農業的重視和保存,遠遠不只是單純的為了保留某些人心中的桃花源,或某些懷舊情感的延續;而是嚴重的關係到台灣,在島嶼上紮根的我們,所有人未來存亡的關鍵。
……「我要談的問題是13年到20內將發生的,影響範圍不只農業,還包括政治及其他產業,這些都會受到高油價的影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