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三月趁父親生日,招待父母到花蓮玩了兩天一夜,在瑞穗吉蒸牧場拍到這兩隻烏頭翁。我那相當陽春的200mm 鏡頭能把牠們拍得如此大隻清楚,實是受惠於牠們就停在步道旁的矮樹,且早春的樹還沒什麼樹葉之賜。
看著牠們安坐在樹上隨著風吹左右上下微微擺盪,整個心情都愉悅了起來。
台灣的幾種特有種,顏色都相當的艷麗,酒紅朱雀更是其中的代表之一,牠的公鳥美麗的像是一顆紅寶石,但卻是最最親民的紅寶石了,常常在高山的停車場就可以看到牠們蹦蹦跳跳的在地上覓食,甚至也不是很怕人,不用望遠鏡就可以看到牠的細節,每每都讓遊客驚艷不已。
烏頭翁是台灣東部平原的珍寶,全世界就只有台灣看得到,而台灣又只有幾個縣市看得到牠。令人煩惱的是,獨特的烏頭翁因為宗教的放生行為,使得白頭翁入侵了牠們的棲息地,白頭翁跟烏頭翁的雜交,造成純種的烏頭翁越來越少看到,棲地也越縮越小。
我在鳳林的幾處廢耕地看到這一大片綠肥,正在開花的背景讓任何鳥都顯得不凡,等待看似平凡的烏頭翁站上想要的枝頭,希望平凡的綠肥加上平凡的烏頭翁能夠構成一張台灣美麗的瑰寶,讓台灣人更珍惜牠們。
黃山雀屬山雀科,台灣特有種,英文名為 Taiwan Tit,曾為國鳥候選名單之一。鄉土名稱是「師公鳥」,因為很像帶頭冠又批著灰藍色道袍的「師公」。 黃山雀常與畫眉科小型鳥,或其他山雀科鳥類混群活動,鳴聲婉轉悅耳,尤其繁殖期鳴聲更響亮。其體色鮮豔可愛,非法獵捕的壓力極大,目前已經是難得一見的鳥類了。
帝雉分佈於海拔二千公尺至三千二百公尺的原始針葉林,草原混生地帶,個性謹慎隱密,喜歡坡度陡峭的地區,常於霧中或細雨時出來覓食,從容鎮定的儀態,為牠贏得了「迷霧中王者」的美譽。 帝雉主要為一夫一妻制,每年的三到七月為牠們的繁殖期。等牠們配對完成後,雄鳥就常尾隨在雌鳥後方,整日保護雌鳥,讓牠專心覓食,顯得特別的體貼。雄鳥全身大致為光澤亮麗的黑羽;雌鳥為著孵育下一代,以不顯眼的暗褐色為主。
五色鳥主要是生活在中、低海拔的闊葉樹林中。每年的四月到六月,從台灣的平地公園至中低海拔山間,隨處可聽見五色鳥發出類似敲木魚的「郭、郭、郭郭郭......」求偶叫聲,因此也得到一個「花和尚」的綽號。牠們是啄木鳥的親戚,會以粗大有力的嘴在樹幹上挖洞築巢,尤其是偏好大樹或枯木。
台灣百合(Taiwan Lily,Lilium formosanum W.)a endemic species in Taiwan.
台中市西屯區這裡的百合少有人賞,那也不錯,它們可以安靜無人打擾地生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