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 年 12 月 01 日
› 首頁 ›
主題網摘分類:書網悅讀
做為艋舺地區僅有的一家二手書店,同時也是惟一的一家書店,座落在弱勢人口密集的一個區域,莽葛拾遺的存在無疑是突兀的,也正是這樣的衝突感凸顯了它的個性色彩,使得它的存在引發好奇,備受各界矚目。
但衝突不等於災難,對比不等同對立,莽葛拾遺選擇和街友和平共存……
|
台灣工藝,1952年出版,光華印書館印行。
筆者終於在台南的府城舊冊店,等到這本祖師爺寫的,台灣第一本本土手工藝研究巨作,約美金150元。
此書為顏水龍自行出版,初稿原以日文寫成,記載著顏水龍自1930年代中期開始進行的台灣本土工藝考查……
|
地球的那一端,最好的和最壞的同時存在。有的震撼人心,有的可以貫穿心臟。經歷36年內戰的瓜地馬拉,劫匪橫行,連餐廳門口,都要有警衛荷槍守護,更別想去清粥小菜宵夜。
……麥克與慧玲將他們的旅行日誌命名為《在異鄉發現台灣》,一定是有感而發吧?
|
我們到底什麼時候決定要做這書的?構想一直都有,但是敢不敢放手做,我們都很猶豫。我從去年的攝影展,看起來是走啊走的在南部各地走,但是那個開銷對我來說是龐大的負擔,我開始用最簡單的方式,把照片展出,我開始看著我每個月平均要很辛苦才能打平的收入,我問艾咪:「沒錢,要做書嗎?真的要嗎?錢怎麼辦?」
|
本書的作者江元慶先生雖非習法出身,卻充分體會到台灣人民面對司法時的痛與怨。數年前,他寫成「流浪法庭三十年」一書……此次,江元慶先生再接再厲,在十四個月內往返小鎮鹿港十七次,挖掘出纏訟逾十年,總計四十五件官司,故事的最後沒有贏家,官司的兩造,一人舉槍自盡,另一人也因苦等判決結果,抑鬱而終。
|
布拉格書店主要是販售文史哲等絕版及二手書,空間布置很簡單,四面牆基本上都是書架和書,目前上架的書沒有刻意分類,所以在瀏覽的時候常有「ㄟ,你怎麼會被放在這裡」的驚喜,頗有「逛書架」的趣味。留白的牆面可以做為攝影或是畫作的展示區,書店中央設置桌椅,適合舉辦茶會、座談或是新書發表……
|
他待每個人都好。好電影的DVD,還有好書好文章,他都會送大家分享。他自己已經夠好夠傑出了,他是那麼不自傲。
被他嚴厲批判的電影,無論怎麼壞怎麼糟,他都別具慧眼,找出種種的優點;被他格外肯定的導演,他會看出其他稱好叫絕的人士看不出的深層華采……
|
如果說那群所謂的主流媒體已經病入膏肓,那這塊土地上賸餘的希望就是在你我、以及可塑性極強的下一代身上。在此容我僭越的定義本書,它是對八○、九○,或者草莓、釋迦、西瓜(任何你喜歡的水果)族的新聞批判指南,也是讓我們重拾起公民正義力量的鑰匙。
|
我有點質疑這樣的綜合性電子報要怎樣長久營運?但這幾年就是硬生生的存活了下來,我們寫部落格或寫網路文章多是為了興趣或是某方面的自我實現,而關魚在網路上書寫,實在跳脫了個人,簡直就是一個為了媒體理想價值觀的大挑戰。
|
《扭轉新聞》的出版並不容易。它是記者關魚處在台灣眾家主流媒體日益墮落、眾多新聞日益沈淪的大環境裡,克服風波不斷的打擊和挫折、忍受多如繁星的誤解和污衊、挑戰自我深沈的恐懼和孤寂、按捺個人偏好的率性和自由,用長達十三年半的職業和志業工作生涯才累積而成的心血。
|
街友當不成,只好當臉友。王盛弘在臉書說曾看到我:「倒是偶爾在牯嶺公園旁望見你的背影,著實年輕~~」王盛弘不愧是文學作家,觀察力敏銳,看出我依然年輕的本質,呵呵呵。
為什麼寫出以上瑣事?因為《十三座城市》出版了。
|
台灣的農情在那裡?這真是個好問題!最近福熊看了【跟著節氣去旅行:親子共享自然的24個旅程】一書後,對於2004年蔣勳所提出的疑惑與呼籲,我有了答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