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 年 12 月 01 日
› 首頁 ›
主題網摘分類:書網悅讀
國家對人民的殺戮,是容易的,也無法保全任何人不存在任何司法錯誤下,不被國家濫殺的基本要求。反向來說,我們更希望,國家的殺戮,是艱難的!但是這種存在我們理想甚至幻想中的殺戮的艱難,並不是對於罪大惡極的被宣告「死刑被告」的寬容,而是存在於,國家對於「任何一個人」無可取代的生命,最基本的尊重態度。
|
「國光石化在彰化」是庶民的生活議題,但這個議題在吳晟和吳明益主編的新書《溼地 石化 島嶼想像》卻不怎麼「庶民」。
之所以這麼說,是因為我想到我的父親和現今仍住在彰化各地的姑姑、表哥、表姐和他們的孩子......們。
|
「啊~ 這款老師是要怎樣教好我孩子?」家長一看到阿倫老師總會在心中冒出這樣的驚訝。
阿倫老師的髮長及肩,兩耳共打了九個耳洞,戴上幾個耳環,身上還有刺青。他就是這樣,才能和學生「同黨」,才能聽到同學們心中的話,進而輔導學生……
|
我並非因為上中下游我都熟識才推薦這本書,而是看著這本書,我也會想到背後的這些環節,甚至自己所參與的活動,曾經到訪的泰緬邊境,還有災區的一切。這本書對我來說,立體得不得了。
而更讓我必須特別強調的,就是這本書的作者之一黃哲斌,寫了無數篇小革命後,他自己作了一個「大革命」-離開中國時報…
|
這些消失的書店,網路書店可以取代嗎?我問過我自己很多遍。答案很明顯,不能。小書店能在一個鄉鎮辦到的事,網路書店不見得做得到;反之亦然。現今,傾斜與擠壓,難道不存在嗎?我沒辦法睜著眼睛說瞎話。
反折扣戰之役,不是只是為了我們自己而戰,而是為了所有,還希望實體書店能夠存在這塊土地上……
|
我們的身體就是一座生態系,我們的島嶼就是一座生態系,不是只有當地人會吃到毒蚵,也不是只有當地人才會吸到飄散的空氣,而海終有一天會將她無法消化的物事,重現在我們的餐桌上。……
人類越理解我們所居住的地球是一個複雜的運作體系,就越證明此刻是一個沒有旁觀者的時代。
|
前幾天在報紙上看到這則新聞:
「台北市立圖書館平均每年都約有3萬冊書籍汰舊換新,與資源回收廠商訂約,必須銷毀,如果發生外流,資源回收廠商要負追回、罰款及法律責任。外流的書以每公斤三元的價格開罰。」
書太多的台北市,就不能把多餘的書捐贈給書太少的鄉鎮圖書館嗎?
|
《我是許涼涼》是一段既誠懇又滄涼的告解,是都會女性成長的江湖之路,也是小美人魚為愛情付出的艱辛之路。小說前半部是〈我是許涼涼〉、〈普通的生活〉兩部中長篇小說,後半部則直接定名為少女學,Maidenology,共由十三篇短篇小說組成。(本文首發於國藝會藝評台)
|
台灣一年可以出版四萬種書,而現在沒有任何一家電子書平台能夠宣稱線上擁有超過一萬種的可下載書目……這樣要指望電子書產業興盛,也真是太強人所難了。
事實擺在眼前,只有硬體不可能造就電書產業……夠多、夠新、夠熱門的書單,才是讀者願意買單的重點。要做到這件事,台灣亟待解決的問題包括:
|
雖然大眾二手書店比起獨立書店,較為缺乏明確的人文訴求,多了幾分銀貨兩訖的商業意味,不過雅博客所主張的「二手書護地球」,卻已是草創初期賴以維繫的企業理念。只要書店每販售出一百六十六本書,網站上就會新增一顆拯救樹木的數字,等到未來累積達一千顆後,雅博客甚至打算策劃活動回饋給社會。
|
1979年,台灣發生了兩件大事,一是美麗島事件,二是多氯聯苯米糠油中毒事件。處在戒嚴時期,當年還是懵懂少女的我,對美麗島事件其實沒什麼印象了,倒是對震驚社會的多氯聯苯中毒事件留下記憶。
三十年來,謎樣的美麗島事件不斷在選舉中翻攪,成了眾所皆知的名詞,但多氯聯苯事件卻漸漸被世人遺忘……
|
用紙張邏輯來思考確實很聰明,但我們已經來到數位世界了啊。善用數位世界的力量,才能讓產業在數位環境裡繁榮,電子書應該去利用數位、適應數位,而不是費心在新世界重建舊邏輯。新出版應該建立在以自由複製為基礎的商業模式裡才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