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 年 10 月 04 日
› 首頁 ›
主題網摘分類:厝邊人生
出生於1920年的林宗義教授,是台灣第一位留美(教育學)博士林茂生的長子。年輕時受英籍傳教士蘭大衛醫師夫婦的影響,立志從醫……
不靠範本,亦步亦趨發展台灣精神醫學的林宗義,也把台灣經驗帶往世界舞台。二戰之後以「世界公民」作為要旨的精神醫學,在世界衛生組織的規劃裡逐步實現......
|
想到公平正義,腦中第一個浮現的就是廖本全,年紀輕輕滿頭白髮,總是白或灰的t-shirt、卡吉褲,綠色背包,生活簡僕到天天記帳。今年暑假,他太太跟他說:「你今年暑假兩天」,因為其他的時間,他不是去聲援搶救白海豚、就是去環評會或區委會或行政院或監察院,抗議政府的不公不義。
|
淡水老街是每個人去淡水必去參觀的地方,但許多人卻不知道位於淡水老街後方的真理大學,有著記錄著馬偕博士在台宣教與為教育、醫療所做的一切,真理大學人文學院院長的陳志榮教授懷著將馬偕博士在台貢獻發揚光大的精神,便自主發起了這項包括將馬偕日記、教育、醫療等資料數位化的計畫,讓社會大眾能更為了解馬偕博士。
|
我們的爸爸,是一個偉大的創造者!我們的爸爸,給我們的感覺就像是一位平凡中的偉人!就像一個巨人,一個永遠安全穩固的肩膀讓我們能夠放心的依靠。
我們的爸爸對我們而言就好像是土地公一般,那就是:有求必應!爸爸並沒有很高的學歷,那時代背景所造成的,但是在我們心中卻是永遠的人生博士!
|
歷經孩子兩次的換心手術,終於體會到健康是多麼重要!思勳媽媽決心振作……自己製作美味又健康的五穀堅果饅頭。
「外界看我們的人生是黑白的,但我覺得自己的人生充滿色彩,如同思勳饅頭的顏色是七彩的一樣。」思勳媽媽說,人生不要只是空想自己要什麼,而是要去做該做的事,這樣才會活的有價值……
|
為什麼反杜邦?「最早是抱著對鹿港生我、養我、育我那樣的感情出來反對的。」他想,杜邦的二氧化鈦廠對鹿港的經濟或許有很大幫助,但萬一發生危險,「鹿港就挫起來啊。」
他認為,鹿港的核心價值在於2、3百年的人文、古蹟,而事實證明,鹿港每年觀光人口達900萬,「鹿港要的就是這種無煙囪的工業」。
|
阿嬤一直都是我心中最佳的流行指標,只要一通電話「阿嬤,你最近在看什麼?」十之八九會知道最新的電視圈動態---
起碼,也是銀髮族的流行動態。
這次回去高雄,發現阿嬤最近下午都在看這個節目:
|
「我們兩個都不是台北人,都是離家工作的孩子,雖然在台北都有不錯的成就,但是我們很重視與家人的關係。還沒結婚的時候大約每個月我會想回埔里家一趟,他也會回鳳林。結婚之後,一個月回埔里,一個月回鳳林,即使只有回來兩天,和父母吃個飯就走,但是我們各自的家庭都給我們很大的力量,我們都覺得『家』很重要。」
|
邱金貴,今年65歲,是王堯阿伯的小學同窗。整個埤島里只有王堯阿伯和他還在種稻。
邱金貴阿伯六歲喪母、十六歲喪父,他從父親過世那年開始種稻,靠著三分地的稻田和打零工,把三個小孩養大。……
他說,他已經種了50年的稻子,他明年也不再種稻。
|
其實一開始我很推,說我不要,因為我中文不夠好。」……
「我希望,我的工作,能夠讓他們知道,外面很多人都在關心他們的。」災後一年,蘇美玉的字典一頁頁地蜷曲、破爛,關山村的故事,卻正要一頁一頁地慢慢開啟。
|
公祭前,先播放了一段朱阿嬤生前與家人們的合照,兒子們長大成人、畢業照、全家族出遊、孫子們與阿嬤的合照留影,看得出大家族成員彼此的緊密相連。影片的最後寫著,「阿嬤,我們會繼續捍衛這個家園,這片土地」,我不禁默默的紅了眼眶。靈堂裡掛著阿嬤彎腰站在稻田中的放大照,這彷彿就是阿嬤一生的寫照。
|
水災後一個月,與阿秋結縭16年的丈夫過世了。
「這輩子,結婚16年,我從沒跟他講過『我愛你』三個字,我就在他耳邊講:『我愛你,下輩子我還要當你的老婆,你就放心的走,我現在就帶你回去。』說完,他眼淚就流下來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