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年 11 月 09 日
› 首頁 ›
讀者迴響
文章標題 | 回應人 | 回應內容 | 連結 | 發表時間 |
---|---|---|---|---|
把耶穌釘上十字架的,正是人的偏見 | aboutfish | 2013年06月06日基督日報:台灣偶像女歌手郭采潔受洗歸入基督教 引述: 據新生命小組教會的洪麗惠牧師回憶說,「記得2007年我第一次在教會看見采潔,她還是剛出道的學生歌手。那天顧其芸牧師為她禱告,她感動地流下眼泪,第一次打開心門接受耶穌。」 對於基督徒婚前性行為,郭采潔回應說,「無關乎宗教,這件事本來就需要被保護,不要再用這件事情來檢視基督徒了。我們人是軟弱的,所以我們需要禱告,我們需要認罪。」 總編關魚眉批:多元成家也無關乎宗教,這件事本來就需要被保護,ok? 2006/08/25聯合晚報:北市府辦同志公民運動 宗教界勸退 引述: 台北新生命小組教會牧師顧其芸表示,面對同志教友,他都會把他們帶到神的面前,以聖靈來醫治並釋放同志的情緒,讓他們重回兩性的觀念上。新店行道會牧師張茂松則說,市府以公帑提倡同志公民運動,會讓人誤認為「台北市是同志天堂」。 總編關魚眉批:顧其芸牧師原來你把同志都當成「天生有病」需要治療,好恐怖的歧視喔! | 連結 | 2013/11/05 - 12:34am |
因為狗比較可愛,所以貓都是妖怪? | aboutfish | 中山大學顏聖紘老師在臉書對此有很棒的比喻,引用如下: 我常常跟學生說:偏好,偏見,和歧視的差異在那裏? 你可以不喜歡吃蕃茄,那真的是偏好(preference)。 但如果認為所有紅色的東西都不能吃, 那就是偏見(bias)。 如果你認為吃紅色東西的人有病,應該被治療,應該由法律排除其權益,在學校職場被霸凌是活該,這不只是歧視(discrimination),而且就是暴力(violence)。 | 連結 | 2013/11/03 - 5:20pm |
『台灣紀錄片與我』徵文投稿區 | aboutfish | daisyleeak: 本報留言時間並不會因為你修改而變化,無論後頭編輯修改多少次,系統顯示的時間仍是你第一次送出留言的時間。經清查,本報系統時間顯示「目前確實比正常快了7分鐘」,若以你留言顯示的時間超過截止時間9分鐘,你還是超過徵文截止時間才留言。 但由於你的例子,讓本報發現以前從未發現的系統問題,並且無法排除「你當時留言的系統時間比現在還快」的可能,所以本次採特例列入評審範圍,但以後再出現類似爭議,公告時將說明「一切以本報系統時間為準,超過時間一律不列入」。 | 連結 | 2013/11/03 - 4:32pm |
『台灣紀錄片與我』徵文投稿區 | daisyleeak | 1332! | 連結 | 2013/11/02 - 1:40pm |
『台灣紀錄片與我』徵文投稿區 | charlesc.tw | 1305? | 連結 | 2013/11/02 - 1:12pm |
『台灣紀錄片與我』徵文投稿區 | daisyleeak | 謝謝板主! 不好意思想請問板主是否能看到我的發文時間呢? 因為00:09是我編輯後的時間, 不是投稿時間! | 連結 | 2013/11/02 - 2:34am |
『台灣紀錄片與我』徵文投稿區 | daisyleeak | 很抱歉造成您的麻煩...... 好生活的時間真的比較快QQ | 連結 | 2013/11/02 - 2:32am |
『台灣紀錄片與我』徵文投稿區 | aboutfish | daisyleeak: 因為各電腦系統時間的落差,本報徵文活動的時間自然是以本報的系統為準,上頭留言已顯示「由 daisyleeak 在 2013/11/02 - 00:09 發表」,確實是超過時限了,舉辦活動公平起見必須遵照公告規定處理,無法將你的文章列入正式評選編號裡,請見諒。但為了感謝你的熱心參與,編輯室還是會寄參加獎給你,希望你不要氣餒喔。 | 連結 | 2013/11/02 - 2:15am |
『台灣紀錄片與我』徵文投稿區 | daisyleeak | 總編您好! 很不好意思! 我在投稿之前沒有對過網站時間和自己手邊的時間, 發出文章便發現頁面顯示的時間和我的電腦時間有不小的落差QQ (像是現在這個留言也是......) 真的沒有超過時限耶...... | 連結 | 2013/11/02 - 2:14am |
『台灣紀錄片與我』徵文投稿區 | aboutfish | daisyleeak、萊恩: 非常感謝兩位熱情參與,但是很抱歉,這次徵文的截止時間是11/1午夜,當本報系統時間轉換到11/2的時候,後續的投稿就不符合規定了。且萊恩沒有登入本報會員帳號,只能算是普通的留言。 為了感謝兩位的心意,編輯室還是會給兩位參加的獎勵,還請萊恩記得申請會員登入帳號重新留言一次,編輯室會用信件跟你們聯絡後續寄參加獎的事宜。 | 連結 | 2013/11/02 - 1:06am |
『台灣紀錄片與我』徵文投稿區 | daisyleeak | 請指教 : ) | 連結 | 2013/11/02 - 12:13am |
『台灣紀錄片與我』徵文投稿區 | 萊恩 | 意外的從《咖啡正義》開始的紀錄片人生。 當時懵懂地看了這部充滿社會正義與公平貿易的紀錄片,其實對於紀錄片仍一知半解,也因為敘事的節湊與熟悉的好萊塢電影實在差太多而睡著,卻意外開啟了我對紀錄片的興趣,慚愧的是,我對台灣土地上的議題更加陌生。 因緣際會下,看了《河口人》與《我愛高跟鞋》,兩部台灣紀錄片工作者的作品,分別對於不同議題提出紀錄與批判,《河口人》富含感情的常民生活,讓我意外發現原來台北市還有這樣的生命故事存在;《我愛高跟鞋》用最貼近日常生活的好奇,對於女性的「必需品」做了最詳實的追蹤與紀錄。兩部片對我來說,呈現出與我平常所接觸的影像作品完全不同的風格,更重要的是讓我重新以不同的角度來觀察這個世界,我才發現,原來透過影像的敘事,可以產生如此深具的影響。 透過紀錄片,對於社會現象產生更深層的理解與反思,讓我對於當代的台灣社會產生更多的思考。 後來《牽阮的手》在戲院播映,我難得地買了電影預售票,滿心期待地到電影院欣賞。沒想到出來之後只感到更加的沉重。沉重的是,我意識到現代台灣社會的民主,是經過這麼多前輩們的犧牲奉獻,甚至是失去性命所換來的,然而,... | 連結 | 2013/11/02 - 12:12am |
『台灣紀錄片與我』徵文投稿區 | daisyleeak | 總是在某些生活中的偶然時刻,與臺灣紀錄片相遇。 乘著課間空檔逛圖書館,接觸到《嘜相害》;也是在圖書館的架上,看到郭亮吟導演的《軍教男兒》DVD;在課堂上在學校社團舉辦的社課,看到《好國好民》與《T婆工廠》;因為對《無米樂》的喜愛和對田媽媽、田爸爸的欽敬,努力買到《牽阮的手》的院線電影票…… 《嘜相害》短短的廿一分鐘,令我全身如通電一般,待得回過神來,淚水早已涔涔而下。抹著滿臉淚水,匆匆趕往下一堂課的教室,一路想著:我們怎能、怎能任憑那麼殘酷的事情在身邊發生,而渾然不覺? 《軍教男兒》中,恆春兮大哥以輕快口吻道出「車輪牌洗腦機」的廣告,謔而不虐的點出黨國統治的本質。而那些「歸休」多年而無所依歸的老前輩,所吐處的一字一句,都鏗鏘地打在心上。 《綠的海平線》播映結束,我閉上雙眼,片中昔日少年兵的形影如幻燈片般閃現眼前:因恐懼而不敢報名「國語」補習班,後來學了英文而到美國大使館擔任司機的老前輩;那位「國語」說的流利,卻幾乎回不了家鄉的老爺爺;還有好多好多。之後,每次看這部紀錄片,說起來實不知該不該慚愧——每每熱淚盈眶。 仔細想想,... | 連結 | 2013/11/02 - 12:09am |
『台灣紀錄片與我』徵文投稿區 | zf2046 | 從《南進臺灣》開始,大螢幕上的黑白畫面搭配旁白,時光透過影像陳述日治時期臺灣史。這是臺灣目前存有最早的影像紀錄,同時也是我對臺灣歷史紀錄片的初入門。 儘管生於解嚴後的1988年,但回憶自己對臺灣的認識卻未必多於戰後第一、二代等較於自己提早十或二、三十年在島上報到的臺人。從「五胡亂華」到「八國聯軍」,我們精細的在求學階段背閱中國歷代相關歷史事件與戰後條約,卻往往以「近現代」之原罪僅約略了解與我們更為相關的二二八與白色恐怖。近代歷史公然還諸於史,以致臺人在戰後集體失憶,並這種失憶自戰後延續、跨越至解嚴與新世紀的世代,或由我輩所繼承。 然我無意藉由《南進臺灣》窺視臺灣史一角,自此三年來,臺灣歷史紀錄片的觀看與研究成為我最大的志趣。 從日治時期國策紀錄片《南進臺灣》開始,我開始依循時間年代與近年影像導演創作,藉由影像追尋近代臺灣史的發展,其中包括戰後1988年由天下出版社製作、張照堂導演的《一同走過從前》,和跨越新世紀符昌鋒導演的《打拚:臺灣人民的歷史》,臺灣歷史的可歌可泣並非流於教科書上的平面口號,影像的動態更具體展現臺灣透過人物所展現的生命力,更為重要的是,「悲情」... | 連結 | 2013/11/01 - 11:43pm |
『台灣紀錄片與我』有獎徵文更新版 | aboutfish | AliceLin: 謝謝你的參加,因為你已經發現投稿區不是在這邊而是另一個連結,我就把你上面留錯地方的稿子刪掉囉。 | 連結 | 2013/11/01 - 10:52pm |
『台灣紀錄片與我』徵文投稿區 | smalljilu | 台灣近年來的紀錄片蓬勃發展,雖然不是每一部都看過,但只要有時間有機會觀看紀錄片,其實都一再再打破那既有的「沈悶」、「說教」等名詞,似乎一直以來紀錄片就逃不了背負社會責任的意義,於是很多人對這個名詞近而遠之,然而台灣近年的紀錄片,除了敘事功力絲毫不亞於劇情片的呈現,而更因為「真實」這股力量,讓紀錄片的發酵能力,不止是結束在影片的拍攝上映,更是在影片拍攝之後,工作夥伴與被攝者緊密的生命連結,甚至是讓觀眾對這樣議題的深刻了解。 印象最深刻的是前年楊力州導演的「被遺忘的時光」,這部以失智老人為主題,導演卻巧妙地用敘事串聯的手法,串起幾位失智老人的故事,透過電影的呈現,反而不讓人覺得失智症是一種疾病….當中似乎也帶點美好跟浪漫,那種時光凝結雖然造成周遭親人的痛苦,但就對當事人而言…也許是快樂的吧!一直在時光錯亂中到底是什麼樣的感覺?當你最愛的人陌生地對你又是怎樣的感覺?在這部片裡面感受到很濃烈的情感。是啊!為什麼冠上「失智症」這個名詞,就好像被標籤化一樣,除了陪伴照顧的人員之外,我們社會大眾似乎對這個族群依舊是陌生的,我們從來不會設身處地為他們著想,甚至發生在自己家人身上的同時,我們卻也忘了,... | 連結 | 2013/11/01 - 10:48pm |
『台灣紀錄片與我』徵文投稿區 | AliceLin | 其實我看的紀錄片很少,但不代表我不喜歡紀錄片。相反地,我尊敬那些不斷在尋找關注議題,然後以影像及獨特說故事方式記錄或呈現事件的紀錄片導演以及他們的工作團隊。就跟看電影一樣,導演是誰、題材是什麼,對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吸引力。每個導演一定有他自己獨特的生命歷程,影響著他們選擇的議題,如果可以親自聆聽導演的想法,感覺很棒,也可以更了解導演想呈現的角度與面向。 第一次聽紀錄片導演的演講是蕭菊貞導演,聽她分享拍攝《渡─證嚴法師的慈悲喜捨》這部人物誌的跟拍過程,聽她說自己如何在跟拍過程中,見證她所拍攝的對象-證嚴法師的德行,如何受到感動而卸下自己原來有點桀傲不訓的態度。最近一次是兩天前聽到”一首搖滾上月球”的黃嘉俊(黑糖)導演演講,這是慈濟大學為學生們準備的生命教育講座。我注意到這位導演拍攝的議題都是有著特別屬性的人物,從第一次看他的記錄片”飛行少年”,那時候我其實是受到片中的觀護人盧蘇偉的吸引而看了這部記錄片。這部片子記錄在花蓮信望愛學園中一群有著非行(非常行為)的孩子騎獨輪車挑戰一千公里環島的故事,由於在花蓮生活十多年的經驗,對這群孩子的表現有更多的體會和感受。... | 連結 | 2013/11/01 - 7:10pm |
『台灣紀錄片與我』有獎徵文更新版 | AliceLin | 因為昨天總編關魚發出徵文的哀怨, 於心不忍回應了一下, 然後又想說也來熱情相助一下好了, 可是實在是時間有限, 工作無限啊, 不知道上述的文章是否符合徵文主題就是了..... | 連結 | 2013/11/01 - 7:00pm |
『台灣紀錄片與我』徵文投稿區 | aboutfish | skyblue3027: 謝謝你的參與,那我們就列入第十篇(且把你開頭聲明不參加投稿的句子刪掉),如果你得獎了,會把首映券換成你一定可以用到的東西。 另,請在個人資料上傳一個「圖像」,這樣首頁呈現就不會只有跟別人一樣的笑臉喔~ | 連結 | 2013/11/01 - 3:11pm |
『台灣紀錄片與我』徵文投稿區 | skyblue3027 | 不好意思啊~因為我想說我在國外,萬一有獎品的話我都拿不到 QQ 不然也可以參加啦,這樣剛好第十篇!! | 連結 | 2013/11/01 - 2:31pm |
- « 第一頁
- ‹ 上一頁
- …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
- 下一頁 ›
- 最後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