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 年 12 月 08 日
› 首頁 ›
主題網摘分類:性別尊重
當初指名要我寫進「浪女篇」的女主角,女兒今年暑假就要讀小一了,趁老公帶女兒去他公司玩耍,咱倆就喝了場久別重逢的女人春酒。配著甜得像蜜一般的冰酒,現任良家婦女的「前浪女」,聊起往事的話匣子一開就說:
有才華但沒有責任感的男人,可通稱為『致命武器』。
|
除了性騷擾,台灣社會苛刻的外貌標準對女記者是很大的阻礙。長得符合「一般美女標準」的女記者,如果個性很有女人味,常會有「被許多採訪對象追求、被嫉妒妳的同業抹黑成用身體跑新聞的困擾」;反之,則會面臨「因身材外貌被嫌醜的歧視與傷害」……得把自己提升到超越性別刻板印象的程度,才會被真正看見「妳是記者」。
|
明明都是新時代的女性了,默默忍耐也不再是我們唯一的選項,可是在受到委屈時,我們還是不免落入「都是男人的錯」迴圈。
這種男性越壞越有本事、女性越委屈越溫柔的兩極現象,難道不是造成兩性分歧的原因之一嗎?
|
台灣的嬰兒性別比這幾年竟然達到110(亦即每100名女嬰時,男嬰有110名),僅次於印度及中國大陸,高居世界第三位。這個數字警示我們,雖然經過上述多年的努力,民間「重男輕女」的傳統事實不但未見緩解反趨嚴重,目前台灣面臨的課題不僅是少子女化,而且還有向極端的「少女化」現象逼近!
|
當我在老年男同性戀的講座上,一名五十多歲的長者發言,當他說出︰我發現自己是同性...那個同志...。這個隨即改口的動作是多麼的令人痛心,當我們戲稱自己是玻璃是屁精是妖是仙的時候,他卻要緊張的修掉同性戀這個或許現下已無人在乎的稱謂。
|
從服務經驗中歸納出男性婚暴被害人大概有下列幾種類型,一種是「偶發互毆」、第二種是「披著羊皮的相對人」,最後一種則是「真的被害人」。通常偶發、互毆的案件中,不論男性或女性被害人接到社工的關懷電話時,通常不太願意多說……
|
美國科學家建議修改保險套大小的標示,未來保險套的盒子上只標示「大」和「特大」兩種尺寸。他們懷疑許多男性或許因為自我膨脹(wishful thinking),或許真的自我測量錯誤,老是買了過大的保險套。
|
「媽咪,那是什麼聲音?」倚在我胸前的寬寬,輕聲向我問道。
我豎耳一聽,心想,這不是貓咪們求偶的聲音嗎。正準備開口向寬寬說明的時候,一陣低沉的喘氣聲穿插而入。我這才意會,這聲音並非來自貓咪,而是樓下剛搬來的新婚夫婦。
「這是世界上最美的聲音呀!」我隨口一說,希望能將情況一帶而過。
|
發生性騷擾事件時,第一步是要對自己的直覺有信心。性騷擾與個人的主觀感受有直接關係,每個人的身體界線不同,對於性騷擾行為的認定自然也有所差異,只有自己的感受才是最真實的。
如果要針對性騷擾事件提出申訴或刑事告訴,則必須善盡舉證的義務。建議被害人一定要把握第一時間……
|
她們為了登上媒體,配合媒體要實質的成績報表作為成功的表率,而把尚未穩固的事業營業額吹大,讓許多經濟弱勢婦女升起「有為者亦若是」的嚮往,孤注一擲的投入創業,但是事業並不是努力就可以成功的,有其專業、辛苦和機遇,扭曲或偏差的報導,無異讓婦女創業踩在流沙上,其後果沒有人能預料。
|
男性從小到大的教導就是必須要給予而不是取得的,就是要比其他人強,不能被別人看不起,因此男性常常不願意接受補助,非到緊要關頭,絕對不會伸手求助。加上男性在求助時,有時候也會遇到一些冷言冷語,也導致男性對於求助是望之卻步的。
|
如果您面對孩子的性問題還是用「羞恥」和「憤怒」來處理,孩子將會遭到性疾病的威脅,讓他免於性疾病的威脅是您的責任,不要期待學校老師、社會團體比您更關心您的孩子。台灣的民情在性與愛滋話題態度很保留,但性派對、性娛樂用藥、性早熟卻是不爭的事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