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 年 12 月 10 日
致台東林管處與生活美學館/寄自"漂流木之都"

八八水災之後,台灣受創最嚴重災區之一的台東有兩項與漂流木有關的活動隆重登場:
主旨:一場大雨之後,如遠古的河床、水岸,漂流木橫陳,然灰燼不再是其最終的居所,順著它天成的「傲人骨架」,尊重它表達美麗的方式,那是顛簸巨痛之後的重生與蛻變心情。今以嶄新之姿--實用、教育及環保,邁出後山新藝術運動里程碑。
宗旨:透過攝影作品介紹漂流木的藝術意象,讓民眾能夠感受到漂流木渾然天成的美感,體悟漂流木顛簸巨痛後的重生與蛻變,最後使其成為東海岸的在地特色,進而使台東成為「漂流木之都」。
漂流木之都?
災禍之都?
這個全台灣平均年收入最低的縣份有最令人錯愕的"美學"。
===
本主題相關照片請見致台東林管處與生活美學館/寄自'漂流木之都'(終) 相片集。
回應
在噗浪推薦這篇時,跟一位叫doctor的噗友對話如下:
doctor:這是騙活動經費的吧!
關魚:另一種說法是消耗預算。
doctor:再另一種說法是擴大內需...
還有一種說法叫文創產業
http://www.plurk.com/p/32usxh
可能是受今年大學學測作文題目訂為「漂流木的獨白」影響,最近透過網路搜尋連到這篇的點閱率變高了。
本報出現漂流木的地方還有:漂流.木、大陸流亡詩人貝嶺在台東(躺在漂流木上)、太平洋海邊的方圓(有部分應該是漂流木作成的桌椅)
、高雄旗津‧木頭的微笑(漂流木藝術品),以及刊頭照片攝於八八風災過後不久的天災過後,讓我們學會牽起同胞的手。
發表新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