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重要還是戰績重要?別再扼殺投手

* 2005年第三屆金車關懷少棒營/台灣棒球向前走雅虎奇摩家族提供

【編按】

本篇原刊登於台灣好生活報2007年3月26日創刊號的運動體育單元,作者林言熹是本報的運動體育主筆編輯,2006年曾在球魂接連發表保護投手刻不容緩再談保護投手刻不容緩等文,呼籲棒壇和球迷正視此議題的嚴重性。近日因大通盃青棒菁英賽投手三信家商羅國華,3天連續兩場先發完投270球,累計本屆比賽共投25局、363球,再度引發球迷對台灣教練長期不當調度投手、危害選手未來生涯的質疑。故將此篇重新刊登在新版的電子報,提供讀者球迷們參考及討論。

健康重要還是戰績重要?(2007/3/26) 

2007年美國大聯盟球季還沒開打,就傳出郭泓志、王建民受傷的消息,所幸兩人傷勢並不嚴重,應該一個月後就能歸隊,但受傷這回事,加上洋基總教練托瑞(Joe Torre)的一句話,讓關注台灣棒球的我來說,再次感觸良多。

由於預定開幕戰先發投手的王建民受傷,使得紐約洋基隊得再找替補人選,原本應該由派提特(Andy Pettitte)擔綱,但不巧派提特日前才因為背部不適休養好幾天,雖然已無大礙,但要及時趕上4月2日面對坦帕灣魔鬼魚有些困難,而另一主將穆西納(Mike Mussina)雖然沒病沒痛,但若要將他調成開幕戰先發,得縮短他原定的休息時間,目前看來,很可能會推出去年完全沒出場的帕瓦諾(Carl Pavano)投開幕戰。

托瑞對此是這麼說的:「這是開幕戰,但還有其他161場比賽,毫無疑問開幕戰很重要,但其他比賽也是。」《註》

短短一句話道盡名人堂教頭25年來的深刻體會,但這不只適用於美國職棒,同樣也適用於正在進行的台灣職棒,甚至業餘三級棒球,以及所有運動,畢竟,球員是比賽的根本,球員缺席儘管會影響球隊戰力,但那只是短暫,若球員受傷沒法完全恢復,硬要帶傷上陣,影響的時間不但更長,還可能造成難以彌補的後遺症。

保護選手才能打出長期戰績

職業運動和短期盃賽不同,一向都注重長期成果,而非短期勝負,兩三個月的贏家並不代表會在最後打進季後賽,整年下來才能看得出誰強誰弱,其中參雜的因素很多,但球隊如何調配人力仍是關鍵之一。

就拿大聯盟春訓來講,只要是確定開季能列入大聯盟名單的選手,稍微出點小毛病一定立刻休息,反正球季還有六個月的時間,就算趕不上開幕戰也沒關係,寧可只缺席兩、三個禮拜,也不要造成兩、三個月甚至整季的遺憾。

更何況比賽年年都要打,就算今年無緣出場,還有明年可以奮鬥,只要傷勢能完全養好,來年就能成為一尾活龍,不要為了這短短的幾場或幾週的比賽,造成傷勢惡化到可能斷送運動生命的地步。

所以,該保護選手的時候,一定得小心留意,該休息就得休息,復健過程中遇到狀況也得馬上停止,不要躁進、趕進度,萬一產生無法抹滅的傷痛,到時候再後悔也來不及了。

給台灣棒球界的啟示

對台灣來說,職業棒球雖然已經進行到第18年,但由於資源有限、環境比不上美日,想要和MLB一樣能夠充分休養的機會不高,容易造成優秀選手帶傷上陣,導致無法康復,發揮百分百實力,如此惡性循環下去,讓人難過。

二軍(農場)制度尚未能展到所有球隊,也讓傷兵沒法好好休息,而替補選手老是坐冷板凳,就算他有啥驚人天賦,但沒有上場也難讓璞玉有機會出頭,間接造成水準無法提升,實在得不償失。

像前幾天傳出肩傷惡化,可能得開刀治療的陳致遠,就是一個不幸的例子,近幾年來身上到處傷痛不斷,卻始終沒能好好休養,持續在場上打拼,讓「黃金戰士」在球季剛開打沒幾天,只能作壁上觀。

至於業餘和三級棒球,由於台灣依舊停留在「冠軍才是一切」的迷思,導致主力選手不停地使用,只要關係到戰績、牽涉到獎牌,王牌就得上場,雖然短期內可能看不出有什麼問題,但時間久了,副作用自然浮現。

選手健康促進台灣好生活

想要讓台灣生活變好,除了物質內容外,精神上的支持也不可或缺,因此,體育活動的發達與否,讓居民能找到心靈的慰藉,自然也是重要的課題,而運動的重心——選手與其健康,絕對不容小覷。

凡是看長看遠就會明瞭,選手健康和球隊戰績雖然都重要,但沒有選手健康,自然會影響到成績,而戰績只是一時的、短暫的,健康則是長久的,帶隊的教練,不論職業或業餘,不論青棒或少棒,都必須有這個體認,不要拿別人健康當成自己名聲的基石,一切以球隊勝負來做決定。

下次,當你看到球員硬著頭皮帶傷上陣,為求取勝利時,請不要給予鼓勵,因為,這可能會害了他,到時候就太晚了。

 

《註》

此句出自洋基官方網站Pavano likely to go Opening Day,原文如下:

"It's Opening Day, but there are 161 other games," Torre said. "It certainly is an important game, but so are the other ones."

【相關閱讀】

保護投手,投球局數不能太超過/瘦菊子燦爛的球季

分享本篇文章:

回應

不單是教練把戰績視為一切,學校、家長也是一樣。這還是要從根去解決,一直以來沒戰績就沒錢,看教練是要去操投手或是讓自己失業,根本問題沒解決,操投手還是無解。

在少棒、青少棒時期應是培養技能、合群、紀律及興趣的階段,比賽是訓練、是磨練,不要把輸贏看的那麼重要,到了青棒時期就要綻放光芒,才有機會進職棒。

aboutfish's 的頭像

Scott Lu、eric Ho:

謝謝回應。兩位提到的勝負觀念問題確實很基本,但這要靠長期教育來改變,非短期可以扭轉。個人看法,靠廣大球迷和輿論壓力可以扭轉的事情,是要求拿國家補助辦比賽的學生棒球聯盟、棒協,需制定一套參賽隊伍都必須嚴格遵守的比賽規則,來全面保障投手,如果要單靠教練的「良心」去做「保護選手的調度」,就好像去期待「立委認真問政或媒體自律」,效力是非常薄弱的。歷年來,因為缺乏保障制度而毀掉的年輕投手不知凡幾,否則台灣絕對不會只有王建民、郭泓志等屈指可數的投手能上大聯盟發光發熱。

年年怪教練,年年沒有用,可是真的不能再讓有缺陷的比賽制度和惡質的比賽風氣,年年惡性循環下去了。我的想法是,必須形成一股輿論壓力,並去找出學生棒球聯盟和棒協舉辦比賽究竟拿了國家多少經費等數據,要求立委審核教育部和體委會的預算時,需附帶決議要求由人民納稅錢補助的比賽,必須明定合理的保護選手條款,否則不予補助,才是釜底抽薪之計。

幾個月前忘了是哪個電視節目,是說現在有共識不讓少棒投手投變化球。王建民是到高中才轉練投手,所以他算是幸運沒被操壞,郭泓志就沒這麼幸運,在美國職棒手一直在受傷,現在只能當救援,差一點就要打包回府,他的投打都很優秀,可惜手臂在報廢邊緣。
棒球教練要不要修個運動醫學,除了體能重量訓練,也要避免運動傷壞。
當然品德、文科成績也要有所要求,太差的也要給以退訓退出球隊,否則受傷或是簽賭等之後就只能賣便當賣雞排。

關魚大說得很好,
光靠教練良心自律往往敵不過現實,
現階段能做的是要督促學生聯盟嚴格訂出詳細規則以保護選手,
這才可以讓戰績考量第一的學校及教練都必須要遵行,
像之前大通杯的預賽就沒有投手投球限制,
直到八強戰才有規定

aboutfish's 的頭像

eric Ho:

你提到「棒球教練要不要修個運動醫學」,就我所知,術業有專攻,運動防護是一門大學問,棒球教練至少要具備這方面的基本知識,台灣要修運動醫學的門檻很高,不少基層棒球教練是難以跨越的。2001年我創設的「台灣棒球向前走奇摩家族」舉辦由球迷發起的〔關懷少棒冬令營〕,第一堂課就是請「國立體育學院運動防護系講師王百川為少棒選手講解運動防護觀念」,連續舉辦三屆都請到王百川老師(現在已經升任國立體育學院運動保健系副教授)來維持這個傳統,就是希望運動防護的觀念要從小做起啊!

Scott Lu:

有關上頭「要求立委審核教育部和體委會的預算時,需附帶決議要求由人民納稅錢補助的比賽」之想法,已在請熟悉立法院運作的朋友幫忙聯繫查詢相關資料,等立法院正式開議前夕,若有需要大家一起連署、吆喝的地方,再來公布。

aboutfish's 的頭像

剛剛找資料連來連去,連到以前就看過瘦菊子寫的這篇誰還關心台灣的少年棒球 ,再讀一遍還是不勝唏噓,引述結論:

這些年雖然拿不到LLB冠軍(世界少棒錦標賽),但至少球隊玩球的樂趣有回來,基本動作不如中南美和日本,卻並不是最大的缺陷,嚴重的是,教育這件事都沒做好,而只想要冠軍!

發表新回應

這個欄位的內容會保密,不會公開顯示。
  • 自動將網址與電子郵件位址轉變為連結。
  • 可使用的 HTML 標籤:<a> <em> <strong> <cite> <code> <ul> <ol> <li> <dl> <dt> <dd> <img> <small> <span>
  • 自動斷行和分段。
CAPTCHA
請輸入檢核文字,謝謝!
To prevent automated spam submissions leave this field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