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落格

影響我最深的十大台灣音樂專輯2013版

從小學六年級看電影「搭錯車」開始聽台灣流行音樂,到明年就要滿30年了。許多學生時代的經典歌曲,在不同年歲再度聆聽,時空情境完全不同,心境卻好似「歲月呈圓圈流轉」,隨著唱片轉盤繞回原地。
 
開始工作後,聽流行歌的頻率大減,雖然過去喜歡的創作歌手新出版的主打歌,照樣在KTV包廂中讓我耳熟能詳,我對他們作品最喜愛的記憶,絕大多數還是停留在學生時代。那時沒有網路MP3、CD比錄音帶貴很多,很紅的創作型歌手比很紅的偶像多,但他們做好音樂的誠意,跟我聽歌的心情一樣純粹。
 
自從研究所作業寫了「台灣流行音樂觀察報告 in 1995」,這些年我不只一次地思考,台灣流行歌對我的意義究竟是甚麼呢?那些經典專輯,究竟是如何從感官的聽覺和視覺,延伸影響到我心靈的味覺、觸覺和嗅覺?幾次失眠的思索後,我才深深察覺,它們早成為我生命中無法抽離的一部分,因為年輕歲月曾與那些專輯十分認真的交心,才某種程度形塑出目前的我。
 
分享本篇文章:

如果你想要支持台灣好生活電子報

  * 扭轉新聞封面(左)、內文標題頁(右)

2013年9月底的某日早上,天生夜貓的我只睡了五個小時,便被一通電話吵醒。

得知致電者的身分和來意,就「半點起床氣」也無了。原來是在個人新聞台時期認識且好久不見的秀娟,因看到好生活報整理的馬王之爭質詢全文覺得很感動,再看本報財務報告的近萬元負債感到憂心,特地從東京打來問要怎麼支持的國際電話。

分享本篇文章:

示威人數政治學:5萬、15萬還是25萬?

(發起「反多元成家法案」的下一代幸福聯盟提供給媒體的1130凱道空拍照)

每次以「政策或修法」為主要議題的示威遊行,主辦單位和警方都會很注重來參加的總人數,同時注意人數的還有政府、立法院和媒體,搭舞台的主辦單位通常會把來的人數膨脹1.5倍到6倍不等,好在宣布的時候鼓舞參與者士氣並向「在乎選票」的政治人物喊話。

警方宣告的人數則要看該縣市執政首長的立場,屬於站在執政立場的遊行就幫忙膨脹人數,反之則縮減向媒體通報的人數,「警方看政治立場匯報示威人數」這招不唯獨國民黨在台北執政會這樣幹,阿扁時代的台北市警方也會這麼做。

分享本篇文章:

金馬50:三大敗筆與十大名場面(下)

(翻攝自「聯合報金馬回顧專刊」)

【接續《金馬50》:三大敗筆與十大名場面(上)(中)

《金馬50的十大名場面》
 
5. 最佳導演:多少的恩怨,已隨風而逝
 
雖然蔡明亮是馬來西亞華僑,但我一直覺得他跟台灣的關係比很多土生土長的台灣人更密切,對台灣藝術電影和國際能見度的貢獻更是少人可及,所以當《金馬50》宣布最佳導演是蔡明亮,我馬上開心地跳起來大叫「耶!」
 
分享本篇文章:

寫給商周:我們需要至少八十分的報導

(商周聲明「我們需要至少八十分的牛奶」截圖)

此致商周郭總編:
 
從「牛奶駭人」報導登出後,想寫這封信給你已經很久了。同為新聞工作者與主持媒體的總編,對商周目前面臨的處境比一般讀者更能感同身受。這些年台灣媒體尤其是「主流媒體」的公信力每況愈下,不少網路鄉民直接把媒體等同「霉」體、記者等同「妓」者,對於部分認真提昇自我專業、堅持報導真相的新聞人,往往造成「無差別攻擊」,也就是「一竿子打翻一船人」的傷害。
 
在網路和行動科技的雙重打擊下,傳統紙媒的命運日薄西山早可預見。紙媒以「廣告主」作為支撐媒體財源的主要模式,在全球媒體都存有「財團用廣告財源干涉新聞走向」的結構問題;台灣近十年更有經濟不景氣、紙媒發行量因網路競爭而大幅萎縮、對「上架通路商」仰賴過深的情況,使得各大報紙和雜誌老闆為求生存不惜出賣版面,甘於接受各級政府的置入性行銷,各種幫政客、企業老闆擦脂抹粉的「業配稿」,竟成為台灣商媒不想丟棄的「財源救命稻草堆」,卻也無異於飲鴆止渴,成為商營媒體無法好好發揮第四權的關鍵所在。
 
分享本篇文章:

金馬50:三大敗筆與十大名場面(中)

(翻攝自「聯合報金馬回顧專刊」)
 
談完《金馬50》的三大敗筆,沈澱了兩天,終於可以好好來談能夠讓我回味再三的《金馬50》經典「名場面」。這個詞源自日語,我最早在台灣網路上看到「名場面」一詞的流行,源於2003年水瓶鯨魚主編的「失戀雜誌13 Spring─愛情名場面」。維基百科說,名場面的形成要素包括視覺張力的影像,能成為整個作品、或時代、或事件的精華特質。
 
就根據上述定義,來評選個人主觀認定的本屆典禮名場面囉~
 
分享本篇文章:

金馬50:三大敗筆與十大名場面(上)

 
金馬獎第50屆的頒獎典禮,依然有台灣三金典禮一貫的明顯缺點和幾個很讓人抓狂的片段,但比起我從小到大看過的將近30屆金馬獎典禮,已算是平均水準最佳也最溫馨感人的一屆了。
 
典禮當晚,我在微網誌推特噗浪作即時文字直播,邊看電視邊在電腦前聽打的過程,有笑有淚也有「痛」有「幹」。以下是個人主觀評選2013年《金馬50》頒獎典禮遺留的三大敗筆和締造的十大名場面(註一)
 
分享本篇文章:

為何新片首選是秋香,不是飢餓遊戲

本週最受矚目的新片上映,大概就是《飢餓遊戲》系列的續集「星火燎原」了。但個人私心以為,本週新片首選應該是紀錄片《秋香》,而不是《星火燎原》。
 
《秋香》?是星爺的《唐伯虎點秋香》續集嗎?是鞏俐演的嗎?
 
當然不是。看過《總鋪師》以後,觀眾都知道台灣有很多女生叫「月霞」,《秋香》也是個人名,如果這部紀錄片能夠像九二一震災紀錄片《生命》衝出另類票房奇蹟,相信很快的,大家也會知道台灣有很多女生叫「秋香」。
 
分享本篇文章:

寫給大埔張爸爸:我會永遠記得你的好

嗨,張爸爸:

你飛到天上去至今滿兩個月了,一切都好嗎?

或許是我的幸運,在人間見到你的最後一面,你是笑著的。那天正是2013/8/3傍晚,25萬個公民齊聚凱達格蘭大道幫軍中兄弟爭取基本的人權,儘管苗栗公義路的天色很暗,我一直記得你臉上靦腆的、帶著謝意的,笑容。

這兩個月來,雖然忙於賺生活費和各種雜務,但我沒有一天忘記過苗栗大埔的苦難,沒有忘記你堅毅持家的身影,更沒有忘記台灣還有許許多多地區,跟大埔面臨同樣徵地毀家的威脅煎熬。

分享本篇文章:

我的最愛十大台灣電影配樂

(左圖:戀戀風塵專輯封面,右圖來源:小華的秘密基地

2008年某天夜裡,推特(twitter)上的兩岸三地朋友們趁興聊起各人最愛的「十大華語電影」,我努力地回想30年來觀賞的台片、港片及中國電影,發現短時間很難列出「關魚最愛十大華語電影」,但如果單從配樂角度來挑,倒是很輕易地就能列出最愛的十部台灣電影配樂。適逢「金馬50週年」,幾年前的榜單也該來個更新回顧,請舊雨新知包容最近還無法擺脫趕稿地獄的我,再度修整舊文端出。
 
分享本篇文章:
訂閱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