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落格

致歉聲明:好生活報2013年夏季再出發

 
*掙扎的生機/攝影/關魚/2011
 
此致台灣好生活電子報讀者:
 
好生活報從2012/08/11主題網摘「從黨國到資本 台灣媒體從未獨立」後,便停止更新至今共十個多月,期間沒有任何交代,為此我先鄭重向所有支持認購過《扭轉新聞》的讀者和持續關心本報的朋友,致上最深的歉意,對於遲到這麼久才正式說明好生活報停擺的原因,還請大家多多見諒。
 
自2011年9月起,我按照原本的人生規劃到東部偏鄉原住民小學服務,過起「每週含課後輔導要教學26堂課、另外得兼行政」的老師生活,由於兩位協力編輯的合約在該年暑假便已到期,我在個人身心狀況還算健康有勁的情況下,於日常工作平均每天12~13小時(包括備課)之外,另擠出三個小時「閱讀各種議題文章以便網摘、巡邏報台及微網誌、臉書等從好生活報延伸的相關平台」,勉強讓本報持續日日更新到2012年5月中旬。
 
歷經十個月睡眠不足及第一年投入教學工作的心力消耗,我在40歲生日前夕便已感到自己的狀態即將進入「亟需好好休養的休眠期」,於是從2012年5月中旬後到6月底,好生活報的更新頻率變成兩、三天一次,到「小學老師恐怖的學期末」結束回台北後,我就像一顆電力完全耗盡的電池,再怎麼擠都很難擠出一點幹勁,甚至連出遠門度假遊玩都興致缺缺,整個人只想放空、補眠、放空、補眠……致使更新頻率變成每週一次,最後終於停擺。
 
分享本篇文章:

2012『鄭南榕與我』有獎徵文評選

台灣好生活報主辦的2012『鄭南榕與我』有獎徵文活動,由鄭南榕基金會執行長曹欽榮、陳文成博士紀念基金會志工自由作家洪浩唐,及台灣好生活報總編關魚、主筆編輯李濠仲、協力編輯阿景(莫雲)和不理嗑托組成聯合評審團,在審視十篇投稿作品後,朱雅君撰寫的『鄭南榕與我─從一點都「沒關係」到有一點「有關係」』贏得評審一致讚賞,將獲頒首獎《鄭南榕紀念獎》。未列入得獎名單者,在首次截稿期限前投稿者均可得頭香獎,所有參與者還可得鄭南榕基金會特別提供的參加獎。完整得獎名單和評審短評如下(點選文章標題即可欣賞作品內容):

分享本篇文章:

關魚的記者新兵手記,1996-1998

*街頭自拍像
分享本篇文章:

陳光誠向溫家寶提出三個要求視頻全文

陳光誠向中共總理溫家寶喊話視頻截圖

自幼因生病而雙眼失明,雖然沒有律師資格,卻靠著自學法律主動幫助許多村民和殘疾人士維護權益的中國山東臨沂人陳光誠,被媒體暱稱為「赤腳律師」。陳光誠與妻子袁偉靜從2004年底起,調查臨沂市官方以慘無人道的暴力強推「計畫生育」,包括半夜強闖民宅抓人結紮、墮胎,不從者動輒毆打或監禁,連不從的親屬都會被連坐受罰等等。陳光誠夫妻勇於揭弊的行動,讓陳光誠獲選為2005年《亞洲週刊》年度風雲人物之一。

然而2005年9月,陳光誠向美國《時代雜誌》記者談到「暴力計生」問題惹火中共當局,隨即被員警逮捕強行拘回臨沂家中施以長期監視軟禁,隔年三月被警方從家中帶走,與外界失聯三個月後,家人才收到官方通知,陳光誠因為「故意破壞財物罪」和「聚眾擾亂交通罪」被起訴,且被判處四年三個月徒刑。服刑期滿後,陳光誠在2010年9月9日被釋放。出獄後陳光誠一家人遭到二十四小時監視,陳光誠夫妻被軟禁不得出門,不得有訪客、固網電話被切斷,家周圍被裝上電波干擾器,行動電話和網路都不能用。

中共這種對維權人士的瘋狂荒謬打壓,引發中國內外人士的不滿並大量投入聲援,除了發起「自由光誠(Free Guangcheng)」行動,各界友人也不斷伺機想要救出遭到暴力軟禁的他,終於在今天傳出陳光誠平安脫身的好消息,救援者並對外公布了「陳光誠向中共總理溫家寶喊話的視頻」。台灣好生活報特將全文整理如下,且在此呼籲所有信仰民主自由人權的讀者們,對陳光誠還在鐵幕中的家人(尤其是陳光誠的大哥陳光福家因他出逃而遭到軍警闖入毆打報復,陳光福被帶走、姪兒陳可貴拿刀自衛砍傷暴力軍警,往後恐遭官方凌虐),與因為救援他而遭中共當局強行關押的人士(例如暱稱為珍珠的何培蓉)予以必要的關注。

【維權律師陳光誠向溫家寶總理提出三個要求,視頻全文】 简体版請按此。

分享本篇文章:

2012『鄭南榕與我』有獎徵文更新公告

這些年認識的台灣人事物越來越多,卻越來越覺得自己不夠認識台灣。在個人學生時代,學校課本一直要我認識的主體是「中國」,而且是「虛幻又虛假的中國」,為了貫徹統治者的意志與利益,戒嚴時期的學校教育強加諸學生身上的價值觀就是:「把中國捧為高高在上的母國,腳下的台灣只是個過客暫居所,過去的歷史不重要,現在的環境不用關心,未來的前途得靠中國。」

講到舊石器時代,老師介紹的是北京猿人,對於台灣五萬年前就存在的長濱文化、台南縣挖出來的萬年左鎮人隻字未提;一講到近代史,課本寫得是國共戰爭的國民黨是如何浴血抗日卻被萬惡共匪偷襲,兩蔣總統如何「光復台灣」、懷抱反攻大陸和解救苦難同胞的理想,卻完全禁語二二八事件、白色恐怖和威權統治。多年來在黨營與黨控媒體的推波助瀾下,至今仍有不少台灣人對本國史地感到陌生,在腦海裡深深刻印各種歷史人物的錯誤印象。

被奉為台灣史研究的國寶曹永和院士曾強調:「不管時代環境怎麼變化,只要是生活在台灣的人,跟台灣的關係是不會變的。」他首創「台灣島史」的概念,主張「只有超越政治史的限制,跳脫國家單位的範圍,朝人民、區域的歷史發展,才更有助於顯露台灣歷史的真貌。」

分享本篇文章:

因為你們的浴火,我們更要努力重生

施並錫在鄭南榕自焚20週年所繪的紀念油畫/攝影/關魚/2012

編按:本文寫於2012/4/7鄭南榕自焚23週年紀念日。因近期成大「廣場命名」風波,於2014/1/15重新置頂到週末,成大校方不承認學生選出的「南榕廣場」,讓我決定推出「南榕之夜」、「南榕之週」抗衡。
 
「老師和記者,你只能選一個。」
 
好生活報創刊滿三週年時,跟平生知己S.W聊到未來的人生規劃,提到可能會用好幾年兼顧「偏遠小學老師」和「獨立媒體總編」,她很直接的反應就是這句話。
 
當時我還在猶疑,到底是要好好投入25歲那年就發願規劃的教育家生涯,把台灣好生活報當成有時間心力才兼顧的義務,還是要全心投身獨立媒體的經營,立志當一輩子的新聞人?好友素知我老愛多管閒事、多方插手的貪心毛病,很直接地提出她對經營獨立媒體的幾個疑問,被當頭棒喝後我回家躺在床上想了一夜,不由得憶起在主流媒體十年記者生涯幾度想轉職之際,常反覆拿來問自己的問題
 
「你還記得你當初為什麼跑來當記者嗎?」
 
那些年我的自問自答並不曾想起「鄭南榕」,但在2010年初春重新反思個人生涯的夜晚,鄭南榕遺留的「誓死捍衛自由人權精神」,卻成為我決定「選擇新聞人作為往後志業」的關鍵之一。
 
分享本篇文章:

彼此熟悉又陌生的台灣與香港

*(左)香港機場的藝術展覽作品、(右)台北101夜景/攝影/關魚
 
台灣社會第一次對香港事物留下「普遍且深刻」的印象,可能是鄭少秋、趙雅芝主演的「楚留香」在1981年引進台灣,以平均逼近50%的收視率引爆「港劇」風潮。兩年內台灣僅有的三家電視台共輪播八齣港劇,動聽的主題曲讓不少台灣人都能模仿唱上幾首粵語歌,例如當年還是小學生的我,時隔30年仍記得「千山我獨行不必相送」、「他朝兩忘煙水裡」的粵語發音。
 
因台灣演藝人員憂心工作權被排擠而群起抗議,港劇被禁止在電視上播映,卻無法阻止香港的娛樂文化在台灣開枝散葉,港劇轉進錄影帶市場後繼續所向披靡,80年末期到90年代流行音樂和電影界的「知名港星」,動輒被台灣媒體冠上天王天后的稱號,成為當代台灣青年共同的影音記憶。儘管不少台灣人對香港傳來的音樂影劇和港星們如數家珍,對香港政體的歷程和內涵卻是幾乎全然陌生的,因為台灣主流媒體報導的香港新聞,扣除娛樂飲食文化和觀光類之後就所剩無幾了。
 
坦白說,如果不是在推特(twitter)上看見我關注的香港和中國推友們熱烈議論本次香港特首選舉,引發好奇去搜尋了些資料來看,我對香港政體的認識可能還停留在接近零的狀態。在特首選舉報導和眾多議論裡,「小圈子選舉」一詞特別容易讓我感慨地回想台灣坎坷的選舉史,「中聯辦向媒體施壓干涉報導內容」一事則讓同為新聞工作者的我份外警覺與憂心。
 
分享本篇文章:

如果你希望立法院提昇問政品質

*圖片擷取自立法院介紹院長的網頁

2001年秋天我正式開始撰寫媒體改革的評論時,開宗明義就在【有人問我關於媒體改革】觀念篇裡講:「媒體和立法院並列為台灣社會當前最大亂源,相信已成為許多民眾的真實心聲。」十年過去了,從各種媒體殺人法律欺民的案例來看,這句話不但仍然有效,還有變本加厲的趨勢。
 
分享本篇文章:

當政府變成強盜,人民更要自強

 反國家暴力之「幹!台北!」/設計/關魚

有錢能使鬼推磨,真的不算什麼。
 
「有權無恥」能使魔鬼變得更有錢,「有錢無恥」能讓魔鬼把你家變成地獄,還能讓魔鬼有足夠銀彈灑在接受置入性行銷的媒體裡,用新聞報導在你身上貼滿「貪心鬼」、「釘子戶」的標籤。
 
表面是合法的政府和合格的建商、實際是違憲的威權和猙獰的魔鬼,因為平常把面孔藏在正常人生活很難注意的細節裡,常常要等到你家或你的親朋好友淪為受害者後,你才會驚覺魔鬼的存在。當你察覺時,安身立命的處所已經變成地獄了,而且大權在握的市長還可以帶著他一貫滿意的笑容對媒體說:(把你家變成地獄的)「過程平順是好現象。
 
分享本篇文章:

打造一個「對得起自己和台灣」的報台

*2012年2月台灣好生活報眼中的世界地圖/塗鴉/關魚

「台灣能不能有一個更好的新聞媒體?」2006年底在台灣好生活報創刊前,我在下班後的夜裡反覆詢問自己這個問題,對於一個記者生涯剛滿十年、正式邁入老鳥之林的「新聞人」,當時我對主流媒體發言台位置綁手綁腳的限制,與坐立難安的程度,已到了難以妥協的地步。

於是在2006-2007跨年休假的環島旅行中,坐火車看著窗外美麗的田園和海岸風光,突然間一句「台灣值得一個更好的未來!」如響雷般打進我的腦海,隨即衍生打造「台灣好生活電子報」平台的想法,興奮地和幾個新聞前輩與長期關心媒體改革的同志討論後,立刻下定決心要在二二八事件滿60週年的紀念日,催生出「台灣好生活電子報」成為撫慰母親苦難、扶持台灣重生的一份子。
 
創刊五年來,網路媒介的更迭發展和主流媒體的日益墮落,讓我屢次重新檢視「什麼是媒體?什麼是新聞?什麼是更好?怎樣才會更好?」四個問號,也仿造詩人艾略特(T.S.Eliot)在「岩石」一詩拋出的「我們在生活中失落的生命,於今安在?我們在知識中失落的智慧,於今安在?我們在資訊中失落的知識,於今安在?」質疑近年來的台灣新聞現象:「我們在新聞中失落的報導,於今安在?我們在報導中失落的調查,於今安在?我們在調查中失落的監督,於今安在?
 
分享本篇文章:
訂閱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