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載:給台灣少年一個機會(李茂生)

  *在台中縣高美濕地嬉戲的台灣孩子/攝影/關魚/2010
 
「少年為何死了?」1993年日本漫畫「AIDS」的副標,及作者廣河隆一在卷末的解說結論,20年來一直盤旋在我心中:「對感染者而言,並沒有太多的選擇,除了選擇繼續活下去以外。即使感染者想要繼續活下去,但卻有剝奪此一希望的行為,那就是歧視、偏見,以及國家、企業,和一部分醫生的態度。我們希望感染者能和我們一起生存下去,不要失去希望,並努力到能克服愛滋的時刻到來。
 
「少年為何犯罪?」則是很多國家都面臨的大問題。好生活報的行政司法網摘曾推薦過台大法律系教授李茂生演講詞「承認自己的狹隘與卑劣:青少年需要怎樣的法律環境(一)」,編按引述了一段話:「少年面臨家庭不要他、學校不要他、正常社會不要他,現在,連社會陰暗面也不敢要他,要他的,只有黑社會了。我們要把這些青少年的生存空間,壓迫到什麼地步?
 
日前法務部矯正署所轄的誠正中學發生暴動事件,包括我在內,很多人可能根本沒聽過這間學校的名字,但裡頭的因由,卻是關心社會未來的每個台灣人都需要去好好了解細究的。為此,特將李茂生教授發表於臉書的文字,用更容易閱讀的方式轉載刊登如下(部分名詞加了引號,重新分段、加小標和搭配照片):
 
 【樂生】生生不息:樂生院小黑狗走向漆有反迫遷的捷運工程圍籬/攝影/關魚
 
流浪狗小黑,從被友善對待到被丟棄
 
民國91年年初某個寒冷又下著小雨的星期天,小黑用著牠還能夠動的三條腿,一瘸一瘸地走到了新店一個小山坡上的社區。瘦瘦的身軀、淋溼的皮毛,在牠身體的左側還可以看到已經結疤的暗紅色傷痕。社區的某個警衛偶而會將吃剩的便當給牠,而且還用便利筷將牠的斷腿給綁了起來。再加上警衛室的旁邊還有一個小池塘可以喝水,於是牠就住了下來。
 
我太太看牠可憐,於是開始間歇地弄些狗乾糧加雞肝給牠補身體。個把個月後,小黑的腿傷好了,細細的腿雖然還是有點瘸,但是已經可以用牠的三條半隻腿開始奔跑。我太太每晚遛狗的時候,都會帶一些食物出去,只要有看到小黑,總會分一點給牠。小黑警戒心很高,不喜歡靠近人,移動牠的食物時還會對人齜牙咧嘴地嗚嗚叫。不過牠對於第一次給牠食物的警衛,倒還頗親近的,只要那位先生值班,不論晴雨,牠都會靜靜地躺在警衛室巡邏車的旁邊。
 
暑假到了,小黑日益活潑。晚上11點警衛用巡邏車開始繞行社區的時候,如果有看到小黑尾隨在車子後面奮力地「巡邏」,我和我太太都會「會心一笑」,今晚又是那位警衛在值班。
 
開學的第一天9月16日晚上,中秋節快到了,我太太準備了一些雞胸肉,想要讓社區內的流浪犬們補一補,小黃、賤狗大家都吃了,但是找來找去就是找不到小黑。我看到當晚的警衛就是那位經常餵食小黑的先生,於是走過去尋問小黑的蹤影。不料那名警衛回答說,昨晚深夜就把小黑圈起來,丟到中興路上了。
 
他說,小黑不僅是會追摩托車,還會去咬騎摩托車的人,而且只要他去巡邏,小黑一定會跟,結果巡邏車所到之處,社區內其他家犬都會跟著狂吠,吵到社區安寧,大家抱怨連連,所以不得已只好把小黑弄離開這個社區。他還說,反正小黑是隻流浪狗,在社區流浪或是在市區流浪,都是一樣。
 
樂生,親親我的寶貝/攝影/關魚/2009
 
生命能承受多少信任之後的背叛?
 
我當場愣在那裡,心想不一樣,不一樣。假若牠沒有產生過對人的任何信賴,那或許是一樣,當牠的腸子被蛔蟲漲破而死亡時,心中一定是充滿了恨意,這也就算了,但是小黑的情形絕對不一樣。一頭沒被人關愛過的狗,只因為人們一時的心軟,施捨牠一些食物,於是從對人的不信賴慢慢地開始發展出對人的依賴,甚至於想用盡全力來報答人們的關懷,正當此際牠竟然被最信賴的人背叛,而且被強制地驅離牠已經視為是自己家園的地盤,再度地面對沒有食物沒有水的生活。不知牠可不可以撐過這一次的災難,不知牠還會不會再度信賴人類。
 
想到這裡,除了唾棄人類的自私外,我和我太太不禁一陣鼻酸。阿弟在身邊一直不肯安靜下來,催我快點帶牠到籃球場玩球,我低下身來狠狠地打了一下阿弟的頭,對著這隻曾經是成功國宅的流浪狗,但現在卻生活在天堂的可卡,呢喃了一句:臭弟你可真幸福。而手上拎著的中秋節禮物,晃蕩著、晃蕩著,不知怎麼地好像是飄散出陣陣諷刺的味道。
 
隔了七、八年,現在我住的社區沒有半隻流浪犬,環境整潔得很。當年大量獵捕撲殺流浪犬時,我沒有任何立場去反對。臺大BBS上一有流浪犬攻擊事件發生,一定會引發一些同學質疑懷生社的TNR措施,進而在人的安全環境確保的名義下,主張全面驅除政策,而我也只是觀看鄉民的反應而已,並沒有加入戰場。
 
我不是冷漠,更不是無情。曾經有過一年多在日本於精神上活得像頭流浪犬經驗的我,怎可能會毫不心悸。不過,少事法的經驗使我決定走另外一條路。我透過網路把一篇在學術界無人知曉的論文,變成在流浪動物保護界赫赫有名的文章;而且只要有講習會的邀約,我一定不辭辛勞地南北奔波。
 
  跑過屏東內埔歲月/攝影/關魚/2009
 
處理少年問題,還是關心少年處境?
 
我的專攻不是「少年事件處理法」,只不過回國後不久就玩票性質地寫了一篇「少年事件處理法」的文章,而且也因為這個機緣而參與了新少年事件處理法的修訂工作,十餘年下來不僅是累積了一些的文章,甚且還自大地干預了實務的運作。回想起來,我不禁冒了一身冷汗,環視這個悲哀的社會,我的所作所為豈不就像是那位警衛。向少年提供了人際關係中的信賴契機後,再無情地將他拋擲到冷漠的社會,讓他再度地嘗受到人際的冷酷。
 
或許我應該更加深切地去體認矯正學校裡某位老師的心情,當她將少年送出學校的瞬間,看著少年的背影,想著日前奮力聯絡社會資源時的無奈,與因為過度熱心而遭到政風調查時的憤怒,她心中的絞痛,應該是難以言喻。或許我也應該更深入地去理解某位少年司法人員,當他打完電話給更生保護會後,口吐穢言時的心情。
 
或許我更應該公布,將矯正學校出校生編入資優班,逼他再度中輟的國中校名,或那位在研討會上揚言「要盡有生之年的餘力,把矯正學校搞垮」的學者姓名,讓大家來唾棄這群教育人員。但是我太懦弱、太鄉愿了,連這些事情都沒有做到。這個社會真的是有夠冷酷,而我就是加深少年對「這種冷酷的體認」的一份子,給他們一點的希望,然後殘酷地利用社會現實來讓他們產生再度被拋棄的感覺。
 
有一位在讀碩士班時只要我出國就必須到我家照顧阿妹、阿白、阿弟的研究生家僮寫了一本碩士論文,名為「修復性司法」。他在結論時談論到我國曾經有過一個發展「修復性司法」的契機,這就是「新少年事件處理法」,不過因為理論過於深奧隱諱,所以始終無法將概念擴展到整個的刑事司法以及社會。
 
看到這個結論,我發覺我真的是錯了,學問上的傾向使得我不知不覺地就把「新少年事件處理法」當成是自己的東西,開始操弄自己的腦袋瓜,並且把昨天的自己當成敵人,不斷自娛地嘗試自我超越,不斷地在象牙塔中封閉自己,而忽略了到底社會中會有多少人想去花時間、精力來認識這種艱深的理論並產生反應。
 
 一條日光小徑,和四隻小狗/攝影/關魚/2009
 
多點關心,給少年和自己一個改善台灣的機會
 
小黑事件發生後的隔天,抽空拜訪高雄少年法院,晚間回到台北後,莊秋桃院長滔滔不絕地講述著少年法院同仁努力成果的身影,一直不斷地困擾著我。我與她只見過兩次面,當然她沒看過我的文章,頂多只是看了一篇新聞報導而已。她不懂「我的」少年事件處理法,但是她努力地將「大家的」少年事件處理法,透過他們團隊的詮釋,傳遞到周邊的社會。玩弄自己學問的我,羞愧之餘,也開始反省到自己的自私。
 
當晚我放棄了著作權,不畏羞愧地將所有有關少年法制的作品,透過網路投入冷漠的國度。在司法院沒有預算也沒有土地更沒有意願繼續新設專業的少年法院,在法務部沒有經費而關閉獨立的少觀所,且決定中止輔育院的改制,甚至於扭曲現有矯正學校教學傾向,企圖將學校改成黑手訓練所,而冷漠至今的社福單位仍舊維持冷漠的此刻,我已經沒有多少時間來破除自己的象牙塔了。
 
縱或是艱深的作品,應該也可以激起一點漣漪。企盼社會中會有人感受到這一點的漣漪,而願意向受過司法以及矯正處遇的犯罪少年伸出援手。給他一點的鼓勵、一點關懷,一句話或一個拍肩膀的動作,就能夠讓已經有一點信賴人際關係契機的少年,努力地、有尊嚴地活下去。
 
就像是小黑一樣,雖然遭到創傷與背叛,但是往後只要機緣湊巧,可以斷續地獲得一丁點的關懷,應該就可以喚起牠的回憶,繼續有尊嚴地生存下去,而且對於那一丁點的關照,牠會用盡全力來回報。
 
台大法律系教授李茂生,2013/11/3 於臉書
 
【延伸閱讀】
 
法務部矯正署澄清說明媒體報導部分內容與事實不符聲明稿
 
李茂生教授發表上述文字三小時後,又繼續寫了以下內容
 
相關人士不方便說,我來說。
 
個案從小四開始出問題,住過許多精神病院與寄養家庭,一直到犯罪。觀護人不忍少年送感化教育,於是努力找安置輔導的機構,不過發覺制度改了,他們不收年紀太輕的少年。沒有辦法,司法只好將希望寄託在矯正學校。不過,矯正學校根本沒有特教的功能,很難處理這類的少年,雖然一直努力,但是還是爆發了少年對其他班少年的挑釁,於是爆發衝突。
 
事發的時候,警備隊長用身體保護少年,所以該少年沒有受到傷害,不過他至今仍不知自己惹了大禍。
 
現在,法院與地方政府協力,或許可以弄了隔離的房舍處置這個少年,同時也
企圖找個具有同理心的少年陪這個問題少年一起睡覺,當該當少年情緒不穩的時候,可以立即慰撫。
 
然而,我覺得這根本不是解決方案。我認為初步應該成立類似於日本的醫療少年院(我中意桃輔,因為資源比較容易整合),暫時收容這類的少年,但是更根本的是社會中必須要有一個機制來處理這類的少年,不能有問題就往司法丟。
 
這類的少年在未來的幾年,會大量發生,現在不做的話,將來一定會出大事。
 
分享本篇文章:

回應

發表新回應

這個欄位的內容會保密,不會公開顯示。
  • 自動將網址與電子郵件位址轉變為連結。
  • 可使用的 HTML 標籤:<a> <em> <strong> <cite> <code> <ul> <ol> <li> <dl> <dt> <dd> <img> <small> <span>
  • 自動斷行和分段。
CAPTCHA
請輸入檢核文字,謝謝!
To prevent automated spam submissions leave this field empty.